中國粉體網訊 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大漲,動力電池出貨量攀升,搶占未來市場高地,創新電池核心技術是關鍵。瞄準下一代電池技術,國內外車企正持續發力。
固態電池作為極具潛力的下一代電池技術之一,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國內外車企加碼布局:大眾汽車表示未來將著力發展固態電池技術,并預計2025年投入使用;寶馬宣布2025年前推出搭載固態電池的原型車,并在2025年之前開始對配備全固態電池的車輛進行路測,在2030年前實現量產;蔚來擬在2022年在首款轎車上使用續航長達1000公里的“固態電池”;東風剛與贛鋒鋰電簽訂了固態電池E70車型示范推廣協議;上汽集團計劃2025年投產技術全球領先的固態電池。
“我進入新能源汽車和電池行業已有21年,跟電池企業相比更懂車,跟車企相比又比較懂電池”,作為行業的老將,高立新目前在固態電池企業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安瓦新能源)擔任總經理。近日,高立新在交流時表示,“之所以選擇固態電池賽道,是因為現有液態電池體系已十分成熟,做產品不是為了一時的搶手市場,要搶的是未來市場,希望我們的電池產品能在未來的5年甚至10年之內有較大的發展!
在高立新看來,車企在動力電池的選擇上,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第二是綠色環保可回收,再次是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等諸多要素的綜合考量。固態電池在未來更能契合上述需求。
公開資料顯示,安瓦新能源成立于2020年6月8日,經營范圍包括新能源應用技術研發,電池研發、生產、銷售及回收,電動汽車充電服務,電力設備研發、銷售,節能環保應用技術、儲能技術研發等。
目前,參股安瓦新能源的企業主要有泰國GPSC(泰國IPO公司,泰國電力)、奇瑞新能源、阿澤巴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國軒高科(002074)、眾源新材(603527)、多氟多(002407)等。
在產能布局方面,2020年12月7日,安瓦新能源半固態動力電池產業化項目在蕪湖經開區管委會簽約。該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8億元人民幣,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約12億元,項目用地約150畝,量產能量密度達到300-340WH/KG的半固態動力電池。
“蕪湖的半固態動力電池產業化項目目前進度還是非常好的,我們希望快的話明年6月份能有產品出來,最晚望到明年三季度實現裝車配套!备吡⑿抡f,該項目預計8月份開始工廠建設,核心設備已下訂單。
在價格方面,海外分析公司Future Bridge認為,2025年,固態電池的成本將與鋰離子電池達到同等水平。
安瓦新能源的目標要提前很多:明年開始量產的半固態電池價格有望與現有液態動力電池價格持平。“如果真要說要高一點的話,半固態電池目標價不能超過現有液態電池價格10%,我相信我們能達成這個目標!备吡⑿路Q。
高立新對于半固態電池價格下降的信心主要來自于三個方面:一是安瓦新能源核心團隊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具備較強的自主研發實力;二是半固態電池材料體系與現有液態電池電解液體系兼容性強,不需要額外進行供應鏈開發,材料成本上升幅度不大;三是安瓦新能源對于半固態電池結構的優化,采用半固態疊片工藝,去掉了注液等工藝環節,制程短,低碳環保,大幅節省成本。
今年4月份,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副所長楊誠笑表示,據測算,固態電池加工中沒有注液等工藝,加工成本比傳統鋰電池低4.6$/Kwh,即固態電解質的加工成本低于7.7$/Kwh時,固態電池的電池成本低于傳統電池。
此外,高立新坦言,目前固態電池量產也存在著一些障礙,其中,在設備和制造流程工藝方面,固態/半固態電池與現有液態鋰電池差別很大,是制約固態電池量產的主要原因。
“我一直認為電池技術應該是百家爭鳴,沒有一條電池技術路線能獨霸天下。”高立新最后總結說:“我最喜歡6個字,一是傳承,二是創新,三是發展。只有堅定不移的按照自己的路線走下去,才可能走出一條路。”
據EVTank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固態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年)》預測,2030年全球范圍內固態電池的出貨量或將達到276.8Gwh,整體滲透率將達10%左右。
目前,我國布局固態電池的企業已有不少,但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在未來1-2年內實現固態電池的規;慨a甚至裝車,還難以實現。安瓦新能源在半固態電池領域能否實現快跑,我們拭目以待!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青黎)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