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國內稀土市場鏑鋱等品種價格持續走高,其下游詢價增加,商家惜售情緒蔓延,國內中重稀土市場價格大幅上漲。近期,氧化鏑市場價格上漲2萬元/噸,至189萬元/噸,月累計上漲5.88%。鏑鐵合金市場價格上漲1萬元/噸,至185萬元/噸,月漲幅4.23%。氧化鋱和金屬鋱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調。
中重稀土市場出現這樣的局面,說明其價值在持續增長,具體表現在國內外高科技領域的需求具備不可替代性。隨著智能化時代到來,新能源汽車、5G智能手機、智能機器人、智能家電等不斷推廣普及,未來對中重稀土的需求增速會進一步提升。
在2025年全球稀土需求預計的18萬噸中,中重稀土氧化物需求就達到了9萬噸,中重稀土年需求達4萬噸,數年后,鏑、鋱、銪以及釔、釹這五種稀土元素的全球需求缺口將高達數萬噸,在全球整個新技術產業鏈出現斷裂危險的同時,其價格將上漲幾倍、甚至幾十倍。
2013年,國際稀土討論會就發出警告:未來數年后,鏑、鋱、銪以及釔、釹這五種稀土元素(研究表明這五種元素都幾乎沒有替代品)供應將出現嚴重短缺或致產業鏈斷裂,到時各國為爭奪這些稀土,不管價格出現幾倍、幾十倍上漲也得購買,不管從稀土合金中分離提取稀土的成本再高也在所不惜。
由此,我國加強對中重稀土的戰略儲備勢在必行。采取這樣的措施,一方面,要將中重稀土列入戰略性礦產目錄,提升中重稀土戰略性價值。另一方面,要將對稀土的戰略儲備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把中重稀土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科技、經濟優勢,由此孕育我國經濟的新動能,帶動創新能力和綜合國力的提升。
一般來說,各個國家因為資源狀況、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等因素,會確定資源的開采和管控。不過,與軍事戰略資源不同的是,各國在戰略資源儲備的選定標準和具體分類也不盡相同。從總體上看,一個國家確定戰略資源儲備主要會從三個方面考慮:
一是涉及到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要列入;二是本國資源和生產能力情況,蘊藏量少、產量低、依賴國外供應可能性差的物資要列入:三是本國科技水平和工業生產水平,經濟技術發展水平發展到一定高度,對能夠加工生產的稀缺資源要列入。
顯然,我國將中重稀土列入戰略儲備資源,符合上述三方面的條件。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長和發展規模使一些戰略資源顯現出供需矛盾。為經濟安全和可持續發展考慮,我國在戰略資源儲備必須制定更高標準和要求。
曾參與設立首批稀土國家規劃礦區專家評審會的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巡視員王彩鳳表示,幾年前,工信部對中重稀土等資源的摸底調查,正是為稀土的戰略儲備打下基礎,讓國家更及時、更準確地掌握資源儲量的變化,推動資源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我國政府相繼出臺一系列促進稀土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把保護資源和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擺在重要的位置。可以說,中重稀土資源對各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各國對于我國中重稀土的開發與儲備將會越來越關注。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長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