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NASICON型(Na Super-Ion Conductors)復合物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首次被發(fā)現(xiàn),經過Na1+xZr2SixP3−xO12類材料的發(fā)展后在1976年由Hong和Goodenough命名為“NASICON”。因具有不燃性、電導率高、電化學窗口寬和易加工等優(yōu)點,NASICON型材料被認為是很適合高壓固態(tài)電解質電池的固體電解質。
在結晶化固體材料中,缺陷的多少及其內部分布狀況,決定離子遷移通道,按照Schottky和Frenkel點缺陷的離子擴散原理,包括有空位型,間隙型,間隙-取代交換型和集體型。
NASICON型化合物的分子式為AMˊMˊˊP3O12,其中A通常為一價傳輸陽離子,即一主族的堿金屬離子。Mˊ和Mˊˊ點位可以是二價(鋅、鎂、鎳等二價態(tài)等)、三價陽離子(鎘、鋁、鈧、鐵、銦和釔三價態(tài)等),也可以是四價(鈦、鋯、鍺、錫四價態(tài)等)或五價陽離子(釩、釹、砷等)。除此之外,磷的位置也可被取代,磷氧多面體變?yōu)槿绻柩酢⑩C氧、多面體代替。在NASICON結構的化合物中,A為Li時,便得到了 NASICON型鋰離子電解質,通式為 Li(A2P3O12),其中A為Ti4+等四價陽離子。
影響NASICON電解質電導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骨架離子[A2P3O12]-產生的離子通道與鋰離子半徑匹配程度,材料的致密度以及傳輸離子的濃度等。將Na3Zr2Si2PO12 中的Na+換成Li+ ,就成為鋰離子電池固體電解質,但是直接取代得到的Li3Zr2Si2PO12 鋰離子電導率很低,較Na3Zr2Si2PO12的鈉離子電導率低約3個數(shù)量級,原因即為Na3Zr2Si2PO12結構中原本適合Na+遷移的傳輸通道尺寸相對Li+太大,不適合Li+的遷移,解決方案是用不同大小的離子對結構骨架離子進行取代,進而改變傳輸通道尺寸。其中,Zr4+可以被 Ti4+、Ge4+、Hf4+、V5+或Sc3+取代,取代后的化合物仍具有NASICON 結構,而材料的鋰離子電導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由于該類型結構鋰快離子導體具有結構性質穩(wěn)定、合成方便等特點,其作為高離子電導固體電解質將具有很好的應用潛力,然而其室溫電導率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因此提高NASICON結構類型材料室溫鋰離子電導率成為了研究開發(fā)的重點。
為深入了解NASICON型固態(tài)電解質,2022年2月22-23日,由中國粉體網主辦的“第三屆高比能固態(tài)電池關鍵材料技術大會”將于湖北武漢東方建國大酒店舉辦,屆時將邀請來自上海空間電源研究所的湯衛(wèi)平研究員作《新型固態(tài)電解質Li3Zr2Si2PO12制備》報告。本報告主講人匯報利用Na+/Li+離子交換方法成功地把Na3Zr2Si2PO12轉化為Li3Zr2Si2PO12,形成了一類新型的鋰離子固態(tài)電解質。分析結果表明交換前后的結晶結構沒有發(fā)生變化,Na+和Li+離子的占位和傳輸路徑完全不同。Li3Zr2Si2PO12固態(tài)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達到3.6x10-3S/cm,物理化學、電化學穩(wěn)定性優(yōu)異。
個人簡歷:
湯衛(wèi)平,上海空間電源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研究員。研究領域涉及鹽湖鋰資源回收、固態(tài)鋰電池及其材料、儲能應用。主持參與國家重點研究計劃、國家863課題、國防科工局、上海市科委、青海省科委、廣東省科委等重點重大研發(fā)項目、以及登月、空間站等我國空間飛行器的化學電源預研工作。空間電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儲能科學與技術》、《電源技術》、《鹽湖研究》等雜志編委,中國固態(tài)離子學會理事。
參考資料:
1、黃禎,楊菁等. 無機固體電解質材料的基礎與應用研究
2、肖雨. 固態(tài)電池用NASICON系電解質的制備與改性研究
注:圖片非商業(yè)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
識別二維碼了解更多會議信息
會務組
聯(lián)系人:孔德宇
電話:13661293507(同微信)
Email:17600475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