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任何一個國家想要發展,都離不開工業的進步,而工業發展不可或缺的資源除了石油就是稀土。這也是美國為何在全球范圍內實施戰略部署,其目的是想獲得稀土資源和稀土技術。然而,幾十年過去了,雖然美國也有稀土資源,但他們卻眼睜睜地看著中國掌握稀土核心技術,并營造了一個完整的稀土產業鏈和供應鏈。
對此,一些外國媒體觀察得仔細。西班牙《起義報》11月27日的一篇報道稱,在這場(中美)技術競爭的巨頭之戰中,華盛頓的一個優勢是芯片生產。不過,北京手中也有一張強大的牌:擁有所有稀土生產和供應的85%至95%,而華盛頓80%的供應來自中國,供應中斷將對美國經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起義報》的分析是客觀、準確的,而其他西方媒體也感同身受。美國《福布斯》雜志今年2月發表文章表示,“如果中國減少或停止出口稀土元素的能力將對美國制造業及其整體經濟帶來災難性后果……它們對美國國防和科技產品至關重要。”
10多年前,美國國防部的規劃人員就開始設想下一輪出人意料的超級武器,它最終被稱為“第3次抵消戰略”。經過25年“誤入歧途”的美國全球化戰略,美國的致命弱點是自己未能從國內獲取稀土元素,卻在稀土資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中國。
為擺脫對中國的稀土依賴,美國人也費盡了心機。從2011年起,美國就有計劃地擺脫對中國的稀土依賴,為從中國之外獲得重稀土,美國除了尋求澳大利亞的幫助之外,還加緊恢復美國國內的稀土開采、開發能力,甚至不惜投入巨資建設了本土稀土開采應用企業,但十年過去了,美國企業尋求稀土技術的掌控收效不大。
盡管美國政府欲推動國內稀土行業的重新崛起,然而,實際過程中將面臨成本和環保等多重阻力。美國當前擁有的稀土戰略儲備,難以維持軍事供應鏈長期運轉。美國重建稀土供應鏈可能需要長達15年的時間,然而,美國軍工和高科技企業卻等不了15年。
正因為如此,2019年美國政府在對中國產品征收關稅清單中,稀土材料被排除在外,顯然美國很需要中國的稀土,因為稀土材料的可替代性極低。如果美方對中國稀土材料加征關稅,遭殃的只能是美國企業。
客觀地說,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稀土產業具有礦產資源豐富、冶煉分離技術先進、產業鏈完整的三大優勢,處于世界稀土產業的龍頭地位。雖然其他國家如澳大利亞、俄羅斯等也有稀土礦產資源,但中國掌握著世界最先進的冶煉分離技術,全球絕大多數的稀土資源開采和冶煉分離都在中國進行。
由于美國高度依靠中國的稀土供給,這讓美國企業非常擔憂中國在中美貿易戰采取反擊措施。而對中國來說,稀土如此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物資,應成為中國的一個重要籌碼。在未來與美國的競爭中,中國完全有底氣打“稀土牌”,并爭取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長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