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固態電解質包含固態聚合物電解質和無機固態電解質。相較于無機固態電解質,固態聚合物電解質仍具有可燃性。目前,針對無機固態電解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硫化物體系、鈉超離子導體(NASICON)型結構體系、鈣鈦礦結構體系、鋰超離子導體(LISICON)型結構體系以及石榴石體系。
無機固態電解質相較于有機液態電解質有如下優點:
①不含有任何液體成分,不會出現揮發、脹氣和漏液等問題,進而可以提高電池的安全性能,這也是其最突出的優勢;
②具有一定的力學強度,可以抑制鋰枝晶的生長,使金屬鋰作為負極成為可能,從而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
③具有更寬的電化學窗口,可以匹配高電壓的正極材料,進而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
④電化學穩定性和熱穩定性高,使電解質與電極之間的副反應緩慢、在工作溫度范圍內不發生熱分解,保證了全固態電池優異的循環性能;
⑤固體質地,便于電池封裝,可以根據需求制作成不同形狀的電池,也可以實現電池內部串聯,進而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
⑥無機固態電解質充當電池隔膜,簡化了電池結構,電池更易于組裝;⑦可以制成微型電池或者超薄電池。
然而,無機固態電解質離子電導率普遍偏低(3×10-5~2×10-3S/cm),導致全固態電池功率密度較小,難以實現高速率充放電,成為制約全固態電池發展的根本原因。
近年來,研究者通過對無機固態電解質進行摻雜、取代及制備工藝的優化等,大大提高了其離子電導率,部分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已經接近甚至超過有機液態電解質的離子電導率(3×10-3~2×10-2S/cm)。
作為鋰離子電池材料行業的龍頭,貝特瑞抓住行業發展機遇,利用自身優勢研發無機固態電解質,聚焦動力電池主航道,鞏固和強化在電池材料領域的市場地位。
為推動固態電解質產業化,促進行業交流,2022年2月22-23日,由中國粉體網主辦的“第三屆高比能固態電池關鍵材料技術大會”將于湖北武漢東方建國大酒店舉辦,屆時將邀請來自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楊成林博士作《無機固態電解質材料及其在電極體系中的應用》報告。本報告主講人將介紹貝特瑞固態電池團隊的研發進展,包括無機固態電解質LATP/LLZO粉體、漿料等產品的物相、粒度、離子導率等特性;無機固態電解質材料在包覆正極活性材料方面的應用;一種與固態電池體系相匹配的電極評價方法。
個人簡歷:
楊成林,2018年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大學,后赴美國密歇根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1年加入貝特瑞新材料集團,任研究院-固態電池組副主任。主要從事固態電解質材料、鋰金屬電池的研發工作,包括磷酸鈦鋁鋰、鋰鑭鋯氧等高離子導率無機固態電解質粉體、漿料的研發,以及高能量密度鋰金屬電池的開發,主要用于無人機等特種領域。
參考資料:
任贊,廖擎瑋等. 鋰無機固態電解質研究進展
識別二維碼了解更多會議信息
會務組
聯系人:孔德宇
電話:13661293507(同微信)
Email:17600475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