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據悉,高瓴已入股光伏硅料龍頭——保利協鑫能源,借此布局顆粒硅新賽道。這是這家大型投資機構加碼碳中和產業鏈投資的最新案例。
對此,高瓴、保利協鑫能源皆表示暫無法公開回應。
除了高瓴,在保利協鑫能源剛剛完成的新股配售中,洛陽鉬業實控人也再度加碼投資,拿下近三成份額。
高瓴拿走近半配額
12月22日傍晚,保利協鑫能源通過港交所發布公告稱,新股配售事項已于12月22日完成,合計配售約20.37億股股份,所得款項凈額約為49.94億港元。
保利協鑫能源稱,本次配售約20.37億股股份,占配發及發行配售股份后公司總股本的7.52%,配售給了不少于6名承配人。
上海證券報記者從多方可靠渠道證實,通過本次配售,高瓴已經成功入股保利協鑫能源。本次,高瓴拿下保利協鑫能源幾乎一半份額的配售新股,按2.49港元/股的配售價格計算,總計獲得10億股配售新股,合計出資約24.9億港元。照此計算,高瓴有望獲得保利協鑫能源接近4%的股權。
此前,保利協鑫能源于12月15日發布配股公告,配售價統一定為2.49港元/股,較12月14日收市價2.55港元折讓約2.4%。
另據港交所披露,于泳/鴻商產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鴻商集團”)買入5.95億股保利協鑫能源股份,平均代價為2.49港元/股,共耗資14.82億港元,拿走了本次保利協鑫能源配售股份總額中的29.21%份額。
本次增持完成后,其在保利協鑫能源所持股份總數由11.87億股增至17.82億股,股權比例自4.73%上升至6.57%。
三季報顯示,鴻商集團直接持有洛陽鉬業24.69%股份,于泳為實際控制人。
光伏產業鏈再布一子
高瓴并非首次投資光伏產業鏈。此前,該機構已耗資百億元入股光伏巨頭隆基股份。彼時,這筆投資曾在在A股引起巨大關注。
公告顯示,隆基股份股東李春安與高瓴于2020年12月19日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李春安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轉讓其持有的隆基股份2.26億股股份。交易雙方一致同意,該次交易的每股轉讓價格為70元,交易對價總額為158.41億元。
據天眼查,李春安還有一家光伏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在北交所上市的連城數控。
今年3月,高瓴創始人張磊在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1年會經濟峰會時表示,在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方向上,市場化的PE/VC機構大有可為。
“對低碳轉型來說,其終極解決方案必然來自持續的科技創新。高瓴正是希望,通過我們長期資金對科技創新和綠色技術的支持,鼓勵和吸引更多的創新投資機構參與和支持綠色低碳科技發展,形成創新聚合效應。”張磊表示,在新能源技術、材料、工藝等“綠色新基建”領域,高瓴按照“碳中和”技術路線圖,深入布局了光伏、新能源汽車和芯片等產業鏈上下游。
顆粒硅龍頭加速擴產
根據保利協鑫能源公告,本次配股所得款凈額中,8.9%部分用作一般營運資金,剩下91.1%即45.49億港元將用作資本性支出。
其中,配股所得款凈額的39.6%(約19.76億港元)將用作內蒙古硅烷流化床法顆粒硅及配套硅粉項目,51.5%(約25.73億港元)用作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江蘇中能”)硅烷流化床法顆粒硅項目。
在硅料緊缺大背景下,顆粒硅龍頭保利協鑫能源正在加速擴產。
11月11日,保利協鑫能源發布公告稱,子公司江蘇中能硅烷流化床法(FBR)顆粒硅新增2萬噸產能已于2021年10月底完成基建,經過嚴密設備測試及相關系統調試,于11月10日正式投產。今年2月,保利協鑫能源顆粒硅產能剛由6000噸提升至1萬噸。11月的新項目投產標志著保利協鑫能源顆粒硅有效產能已由此前的1萬噸提升至3萬噸。
據介紹,FBR顆粒硅技術是保利協鑫能源研發的多晶硅料高科技生產工藝,相較于江蘇中能傳統工藝制備的棒狀硅,FBR顆粒硅在成本、碳排放及產品質量方面具有明顯優勢。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星耀)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