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2月14日,龍佰集團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河南龍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佰新材料”)投資建設的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項目一期(年產5萬噸)生產線已建成,目前進入試生產階段。
(圖片來源:巨潮資訊官網)
磷酸鐵鋰具有其他正極材料所不具備的循環壽命和材料成本方面的潛在優勢,而被業界普遍看好,代表著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的未來發展方向。2021年8月12日,為抓住新能源磷酸鐵鋰電池的發展機遇,龍佰新材料發布投資建設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項目的公告,主要建設年產20萬噸磷酸鐵鋰生產線以及相關配套工程設施。
該項目未來正式投產后,將有利于公司形成更加完整的鋰電新材料產業體系,為公司實現研發生產新能源電池正、負極材料奠定基礎;將有利于公司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豐富公司產品系列,進一步提高公司抗風險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對公司未來發展將產生積極影響。
隨著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鋰電材料的價格在春節后又開始了新一輪漲勢。根據最新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漲10000元/噸,均價報40萬元/噸;氫氧化鋰漲9500-10500元/噸。漲勢最猛的碳酸鋰,可以說是一天一個價,均價較去年年初已經翻了7倍多。
正極材料方面,鋰鹽價格的快速上行帶動三元材料及磷酸鐵鋰成本快漲,價格上行。且部分中小廠因鋰鹽采購難度較高疊加年后訂單簽訂不理想而出現調低開工率或提前放假,供應量有下滑。節后隨著復產節奏推進,價格均將繼續隨成本端小幅上行。
鋰電原材料的持續漲價對于中下游企業來說并不是一件喜事。根據近期公布的業績預告來看,絕大多數鋰電上游材料企業賺得盆滿缽滿的同時,中游電池制造商以及下游整車企業承擔了較大的成本壓力。
參考來源:
巨潮資訊、中國粉體網、起點鋰電大數據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青黎)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