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1、傳藝科技鈉離子電池中試線投產:單體能量密度超150Wh/kg
10月27日,傳藝科技公告,公司鈉離子電池中試線設備安裝調試完成并投產,生產的鈉離子電池產品相關技術參數為:單體能量密度150Wh/kg-160Wh/kg,循環次數不低于4000次。
公司舉辦中試線投產儀式,并發布了公司的鈉離子電池產品。據公告,傳藝科技鈉離子電池中試線設備投資金額約5000萬元,產線自動化率高,具有年產200MWh鈉離子電池及相應配套的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的生產能力,能滿足部分市場的需求。
2、孚能科技牽手振華新材 明年推出鈉電池
10月26日晚間,振華新材公告稱,公司與孚能科技當日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協議就三元正極材料的采購與合作、鈉電池正極材料合作、廢料及廢舊電池回收、鋰資源的共同開發方面達成了一致。
具體來看,三元正極材料方面,孚能科技自2022年10月至2025年,擬向振華新材采購合計11.1萬噸三元正極材料;鈉電正極材料方面,雙方簽訂鈉電《合作開發協議》,一致同意進一步深入合作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發及應用開發,保證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在2023年第一季度導入成功;電池回收方面,雙方已于2022年7月簽訂回收合同,雙方共同加強在回收廢料和廢舊電池領域的合作,通過振華新材參股公司實現三元正極材料金屬的回收,再加工成三元正極材料循環利用;鋰資源開發方面,雙方達成戰略性共識,將聯合開發上游鋰、鎳資源,其中振華新材需要提供技術支持。
3、鈉創新能源完成A輪融資 年產4萬噸鈉離子正極材料項目一期投產
10月25日,浙江鈉創新能源有限公司“年產4萬噸鈉離子正極材料項目”(一期)投產運行儀式在浙江紹興袍江馬海片區舉行。同日,鈉創新能源宣布公司A輪融資完成。本輪融資主要用于鈉創新能源生產基地的擴建和人才隊伍的建設。
浙江鈉創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技術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馬紫峰教授組建的研發團隊,2021年完成億元級Pre-A輪融資,電動三輪車企業淮海新能源為新增股東。鈉創新能源現已建成噸級正材材料生產示范線,計劃于今年實現3000噸正極材料和5000噸電解液的投產,在未來的3-5年內,分期建設8萬噸正極材料和配套電解液生產線。2021年7月,愛瑪科技聯合鈉創新能源發布鈉離子電動車,首批100萬輛計劃在今年上市。
4、寧德時代:明年量產乘用車鈉電池!
10月21日,寧德時代與1700位投資者通過電話會議進行了交流,對18個重點問題進行了回復。關于鈉電池,此次明確提及“已與部分乘用車客戶協商,明年將會正式量產”,而且說的是乘用車,不是常規大家認為的“儲能、兩輪電動或其他領域”,能夠達到動力電池級供貨要求,可見寧德時代鈉電池的能量密度大概率已經有很大提升,至少和磷酸鐵鋰一個檔位,而價格絕對更便宜,這才能凸顯鈉離子的優勢。
在2021年,寧德時代發布第一代鈉離子電池,電芯單體能量密度已經達到160Wh/kg,創下當時全球最高水平,并且在充電15分鐘的情況下就能達到80%的容量,在零下20℃的低溫環境下,仍能保持90%以上的放電保持率。
5、國內最大鈉離子電池儲能項目或采用中科海納電池產品
近日,中國能建安徽院宣布其中標三峽能源安徽阜陽南部風光儲基地項目儲能系統EPC總承包工程。該項目是目前華東區域最大的電網側電化學儲能項目,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鈉離子儲能電池項目。該儲能項目位于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擬建設300MW/600MWh儲能電站,含270MW/540MWh磷酸鐵鋰電池和30MW/60MWh鈉離子電池。電站共設置81套磷酸鐵鋰儲能單元和9套鈉離子儲能單元,同時電站將配套建設1座220千伏升壓站,項目預計2023年6月全部投運。
10月11日,據多方了解,該鈉離子儲能項目使用的鈉離子儲能電池大概率是中科海納旗下的電池產品。而中科海納方面相關負責人亦未對此否認,只是表示目前消息不便公布。
6、多氟多鈉電正負極材料明年將投產
近日,多氟多表示,公司產品六氟磷酸鈉已正常供應市場,年產能約1000噸。根據規劃,公司在2023年將配套1GWh/年鈉電池產線,完成5000噸/年正極以及2000噸/年負極產線的投產。此外,多氟多還稱,公司鈉離子電池已有小批量成品下線,正在進行各類檢測。整個鈉離子電池產業商業化進程,要看成本下降幅度、技術進步程度以及產業鏈配套速度。
據悉,多氟多是國內最早商業化量產六氟磷酸鈉的企業,并且擁有從六氟磷酸鋰產線快速切換六氟磷酸鈉產線的工藝技術,能夠適時根據市場的需求情況進行產能調整。
參考來源:
第一鋰電網、起點鋰電大數據、北極星電力網、DT新材料、澎湃新聞、起點鈉電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青黎)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