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1、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供應鏈安全”再迎挑戰
11月3日,加拿大工業部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要求三家中國公司剝離其在加拿大關鍵礦產公司的投資。這三家公司,涉及中礦資源旗下中礦(香港)稀有金屬資源有限公司、盛新鋰能香港孫公司盛澤鋰業國際有限公司和藏格礦業旗下子公司。
告知函要求,香港中礦稀有應在本告知函簽發之日90日內,一是香港中礦稀有出售其持有的PWM股票,二是終止香港中礦稀有與PWM簽署的《包銷協議》,三是香港中礦稀有提名任命的董事辭職。加拿大方面突然發難,直指國產戰略性礦產資源的“自主性”和供應鏈的“安全性”問題。
礦山
2、什么是戰略性礦產資源?
戰略性礦產資源,是以稀有、稀土、稀散和部分稀貴金屬為代表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在高技術產業發展與低碳能源轉型中不可或缺,是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制高點的關鍵物質,對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至關重要。目前,被國土資源部列入戰略性礦產目錄的24種礦產是:能源礦產石油、天然氣、頁巖氣、煤炭、煤層氣、鈾;金屬礦產鐵、鉻、銅、鋁、金、鎳、鎢、錫、鉬、銻、鈷、鋰、稀土、鋯;非金屬礦產磷、鉀鹽、晶質石墨、螢石。這次,被加拿大針對的正是火爆又搶手的鋰礦資源。
3、戰略性礦產資源爭奪形勢發生“質變”
近年來,全球戰略性礦產資源的爭奪形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已從初級礦物資源獲取保障向產業鏈供應鏈全鏈蔓延;從基礎大宗礦物和能源競爭向高技術礦種發展;從國家資源能源獲取向集團化、區域化國際組織演變。目前,美國政府已相繼發布了《關鍵礦產清單》《確保關鍵礦產安全可靠供應的聯邦戰略》《供應鏈百日評估報告》等文件,試圖將戰略性礦產資源產業鏈供應鏈問題政治化。
2015年以來,出于經濟安全、國際競爭和地緣沖突的考慮,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經濟體紛紛構建戰略性礦產資源供應鏈戰略,并與部分資源國結成供應鏈聯盟。戰略性礦產資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問題早已經超出經濟和貿易的范疇,而對戰略性礦產資源控制權的爭奪可以視作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奏。可見,保障戰略性礦產資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已經上升為國家綜合競爭力的組成部分。
典型國家關鍵礦產清單
4、全球戰略性礦產資源“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加強
2020年以來,歐盟及德國相繼通過了“保護性措施”意味濃厚的《供應鏈法》草案;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三國啟動“供應鏈彈性倡議”(SCRI),明確要求建立替代方案以在關鍵領域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2022年10月28日,加拿大政府宣稱,必須聯合盟國(美國、英國和少數其他國家)共同構建彈性關鍵礦產供應鏈,并聲稱,“當投資威脅國家安全和關鍵礦產供應鏈時,加拿大將果斷采取行動。”這進一步加劇了戰略性礦產資源全球生產配置的風險,并對我國現有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構成挑戰,也就發生了上述加拿大剝離中國公司投資的一幕。
此外,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戰略性礦產資源的供需結構發生深刻轉變,使其產業鏈供應鏈面臨的安全挑戰從傳統的資源品獲取保障,蔓延至勘探、采選、分離、冶金、回收等整個產業鏈條,且更加多維化、精細化和復雜化。
5、我國建設戰略性礦產資源產業鏈發展“新支撐”
近日,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礦產資源數據整編及圖集編纂”項目獲批立項。該項目旨在緊密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選取戰略性新興產業礦產中不可或缺、可替代性較差的16個礦種(組):鎳、鈷、稀土、鎢、鈦、鋰、鈹、鋯(鉿)、鈮(鉭)、鍺、銣、銫、螢石、磷、晶質石墨和高純石英(玻璃用石英巖、脈石英、粉石英),整合各方資源優勢,厘清這些礦產資源的礦產地、成礦規律、資源家底及開發利用狀況、資源潛力狀況等信息,為從事科學研究和礦產勘查的專業人員提供戰略性新興產業礦產資源的基礎性成果。
該項目的實施,可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礦產成礦理論和勘查技術方法創新提供支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制定和科學規劃提供支撐。
寫在最后
對于保障我國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有業內人士給出建議,一方面,需要加強緊缺戰略性礦產的地質找礦工作,增強守住資源安全底線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通過多部門協作,深化礦業國際合作,增強國外供應能力,確保礦產資源供應鏈穩定安全。
信息來源:國土資源部、全球地質礦產信息網、證券時報、中國社會科學報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昧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