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1、最高法發文加強中醫藥知識產權司法保護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最高人民法院近日發布關于加強中醫藥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意見,全面加強中醫藥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據悉,意見分三個部分共16條,聚焦中醫藥主要領域和重點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指導意見和具體措施,增強實踐可操作性,為中醫藥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提供明確指引,積極回應中醫藥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需求和社會公眾期待。
2、上海市印發加快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研發經濟和產業化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
11月21日,為支持上海生物醫藥研發經濟發展,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研發經濟和產業化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滬府辦規〔2022〕13號),從提升研發創新能力、支持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研發生產新模式、引進和培育創新型總部、支持高水平孵化轉化平臺建設、提高生物醫藥知識產權交易活躍度及支持研發創新產品的上市和使用等六個方面提出舉措。
據悉,措施涉及加快創新產品入院使用,積極推薦創新藥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推動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內創新藥在市級醫院落地使用,市級醫院應在國家醫保藥品目錄發布后的3個月內,根據臨床需求和醫院特色,將相應創新藥以“應配盡配”原則盡快納入醫院藥品供應目錄。措施提到,上述納入的創新藥實行預算單列,不納入當年醫院醫保總額預算。
3、《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涉及生物醫藥產業化等五項內容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其中,與醫藥相關內容五項,中醫藥事業、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生物醫藥產業化發展、藥品監管、醫藥進口。
重點內容:
(1)中醫藥事業方面:《綱要》指出,積極發展中醫藥事業,著力增加高質量的中醫醫療、養生保健、康復、健康旅游等服務。
(2)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方面:適時優化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種類,逐步將安全、有效、財政可負擔的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
(3)加快生物醫藥產業化發展方面:加快生物醫藥、生物農業、生物制造、基因技術應用服務等產業化發展。
(4)嚴格藥品監管方面:嚴格食品藥品監管,確保安全。
(5)擴大醫藥產品等進口方面:擴大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優質商品、醫藥產品和康復服務等進口。
4、《中國藥典》(2025年版)編制大綱,正式發布
12月19日,國家藥典委正式發布《中國藥典》(2025年版)編制大綱。大綱提出6項主要任務:(1)適度增加藥典品種收載范圍,繼續擴大目錄品種覆蓋率,及時納入創新藥品。(2)提升藥品標準整體水平,加強專屬性強的檢測方法及標準限度的制定,強化高風險品種安全性控制指標。(3)健全藥品標準體系,加強藥品研發、生產、流通、使用、監管等各個環節的全過程的質量控制。(4)完善藥品標準形成機制。(5)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主動參與國際間標準協調與互認。(6)加快藥品標準信息化建設,推進《中國藥典》數字化和網絡化。
5、藥典委:《粉體流動性測定指導原則標準草案》公開征求意見
12月19日,國家藥典委發布關于粉體流動性測定指導原則標準草案的公示,旨在為藥品研發和生產過程中提供可參考的標準化測定方法。粉體流動性與制劑生產過程及制劑產品質量密切相關, 常用于測定粉體流動性的基本方法有四種:(1)休止角,(2)壓縮度和豪斯納(Hausner)比,(3)流出速度,(4)剪切池法,每種方法都有多個變量,考慮到不同測定方法的相關變量,盡量使測定方法標準化是非常必要的。本指導原則重點討論了最常用的測定方法,闡明了重要的試驗注意事項,并提出了方法的標準化建議。
6、工信部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發布
12月18日下午,在2022(第39屆)全國醫藥工業信息年會上,“2021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榜”發布。據榜單所示,浙江省上榜企業最多,有14家;北京、山東、江蘇緊隨其后,有12家;上海有11家。5省醫藥工業百強企業占總數61%。
參考來源
新華社、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藥典委員會、藥聞康策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青黎)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