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1月11日晚間,總市值接近300億鋰電正極材料龍頭當升科技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歸母凈利22億元-23億元,同比增長101.65%-110.82%。
報告期內,公司國際、國內市場進一步擴大,客戶需求快速增長,銷售規模大幅增加,新一代產品快速實現規模化銷售,產品盈利能力持續提升;新產能順利釋放,產品供應能力大幅增強;精益管理成效顯著,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不斷加強,利潤水平再創新高。
業績大幅提升
當升科技脫胎于北京北礦電子材料發展中心,2002年便進入鋰電正極材料行業。在經過六年的發展后,2008年,當升科技成功研制多元材料和錳酸鋰新產品,進軍動力鋰電市場,并在2010年上市,成為國內首家正極材料上市公司。2020年以來,受新能源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當升科技業績大幅度提升。
國際客戶占比優勢明顯
作為國內鋰電正極材料的龍頭企業,當升科技顯著受益于全球新能源車市場需求持續快速增長。與其他國內鋰電正極材料廠商相比,當升科技在國際市場方面優勢明顯,該公司與SK on、AESC、LG新能源、Murata等全球一線品牌的動力電池企業建立了牢固的合作關系,并實現產品的大批量出貨,國際客戶銷售占比已超過70%。高鎳及超高鎳產品廣泛應用于歐美客戶包括4680大圓柱電池在內的各類動力電池,為寶馬、大眾、日產、三菱等一批海外高端車企提供配套,成為全球同時向日本、韓國、歐洲、美國出口動力正極材料的企業。
業績股價背離
與業績保持的快速增長不同,2022年第三季度以來,當升科技的股價遭遇了重創。2022年7月中旬,當升科技股價最高曾達到117.43元/股,此后開始滑坡,1月11日收盤報58.8元/股,累計跌幅達到49.93%,總市值297.82億元。
誠然,當升科技的下跌與市場整體調整息息相關,但相比其他賽道,鋰電池正極板塊的跌幅更深。對此,招商證券張夏團隊認為,這輪各賽道跌幅差異主要跟以下幾個因素有關,其一是滲透率,其二是需求預期。
“當前電動車國內銷量口徑的滲透率已經達到20%以上,未來到50%滲透率甚至更高,對應到預測端可能就是1倍~2倍,而過去從10%滲透率到當前,同樣1倍~2倍的空間,明顯走得更快。因此,斜率變緩的預期下,再疊加產能釋放帶來的價格壓力,估值空間會受到較大壓制。”張夏團隊進一步表示,“從需求預期的角度來看,這一輪海外通脹持續創新高,美聯儲貨幣收縮的速度不斷超預期,會帶來對需求萎縮的擔憂,電動車等‘可選消費’需求的剛性不如能源需求。”
9月9日,就股價問題,當升科技回應投資者稱,“公司的業績水平、盈利能力和經營質量長期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公司將繼續堅持做好主業,以更加優異的經營業績回報廣大投資者。股價的短期波動受多種因素影響,但長期一定會反映公司的真實投資價值”。
參考資料:升科技2022年度業績預告、財聯社、長江商報、銀柿財經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長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