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春節期間宜春鋰礦私挖盜采現象嚴重,引起相關部門重視,近一周來,包括自然資源部、工信部和公安部等部門已先后派遣工作組分批次赴宜春調研,排查私挖盜采鋰礦的行為。
2月24日晚間,“宜春發布”“法制袁州”等多微信公眾號消息顯示,宜春市整治規范提升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違法打擊組發布通告,從即日起,決定對涉鋰電新能源產業違法犯罪依法進行嚴厲打擊。
其中明確提出,將依法嚴厲打擊在全市范圍內非法偷采盜采、私挖濫采、無證開采、以探代采、超深越界開采鋰礦等礦產資源行為和非法買賣、存儲、加工、運輸無合法來源礦產品行為。
宜春鋰云母礦資源分布主要集中于兩個區域:宜豐-奉新礦區,包括宜豐縣花橋鄉、同安鄉及奉新縣上富鎮等;新坊礦區,即江西鎢業旗下的宜春鉭鈮礦所在地。
宜春鋰礦區域分布 (圖表來源:中泰證券)
截至日前,除宜春鉭鈮礦外,全市鋰礦開采活動均已暫停,陶瓷廠的鋰渣提鋰產線全部停產,當地鋰云母選礦產線也已全面停工,但冶煉產線并未受影響,鋰電鍛燒企業也沒有大面積停產。經開區的鋰電產業鏈企業目前都在正常生產,包括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宜春時代,以及贛鋒鋰業、國軒電池等旗下相關企業。另外,位于宜春市萬載縣的南氏鋰電也仍在正常生產。
宜春被稱為“亞洲鋰都”,擁有亞洲儲量最大的鋰云母礦。據江西省地質局等統計,宜春市約有氧化鋰儲量900多萬噸,相當于2000多萬噸碳酸鋰,其氧化鋰的可開采量占全國的31%、世界的12%。
宜春云母提鋰產能約15萬噸LCE/年,當地鋰礦采選行業整頓周期尚未確定,而2023年全球鋰資源產能約120萬噸LCE/年,根據鋰電行業分析師預測,假設鋰云母礦山停產1個月,將會減少約1.3萬噸碳酸鋰當量的鋰云母礦石產量,停產1個月將會減少當月全球13%的鋰資源供應。
此前鋰電產業下游需求疲軟,采購情緒低迷,導致產業鏈庫存累積。此次礦山停產將加速鋰電產業鏈去庫,停產時間過長或導致宜春云母提鋰產線斷供,鋰鹽實際供應將大幅減少,進而加劇上半年全球鋰供應緊缺的態勢。
參考來源:第一財經、界面新聞、中信證券、宜春市人民政府、宜春發布、法制袁州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生魚)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