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氣凝膠是一種納米級的多空固態新型材料,具有導熱系數低、防火等級高、防水效果好、使用溫度范圍廣、使用壽命長等優良性能,被稱為“世界上最輕的固體”“一種可以改變世界的神奇納米材料”,更是世界上公認的最高效的絕熱材料之王、保溫材料之王!犊茖W》雜志2021年將氣凝膠列為十大熱門科學技術之一,并稱其為“可以改變世界的多功能新材料”。
氣凝膠初期僅應用于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高端領域,現已全面應用于石油石化、工業、建筑節能、交通運輸、電力等領域,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其中油氣是當前最主要的下游應用領域。此外,在我國提出“雙碳”目標后,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氣凝膠的應用場景也在進一步擴大。
目前,氣凝膠行業現有產能較大的公司有埃力生、華陸新材、金納科技、納諾科技、中凝科技、泛亞微透、凌瑋科技、愛彼愛和、陽中新材、航天烏江、弘大科技等公司。
廣東埃力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埃力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正式落戶廣東省英德市。它不僅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氣凝膠絕熱材料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而且是中國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氣凝膠絕熱材料的領軍企業。旗下產品涵蓋氣凝膠、氣凝膠氈、氣凝膠板三大系列產品,同時提供定制等服務,應用于工業管道、熱力管網、石油化工設備、冶煉、運輸等領域。
埃力生公司一直堅持自主創新,目前擁有有效授權專利30件,通過PCT申請獲得了美國、俄羅斯和歐洲等國際發明專利授權。此外,制定了國家標準《納米孔氣凝膠復合絕熱制品》、廣東省地方標準《氣凝膠絕熱材料》、行業標準《疏水二氧化硅氣凝膠粉體》《氣凝膠中空玻璃》、團體標準《動力電池用氣凝膠隔熱片》《耐火型氣凝膠復合制品》《低溫用氣凝膠復合氈》等。
目前,該公司的總產能300萬平方米,產值達到3億左右。2021年4月,埃力生公司董事會決定未來走IPO上市道路,并按照上市的相關要求開展系列工作。另外也從2020年開始立項建設《廣東埃力生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真空絕熱板、氣凝膠及氣凝膠復合絕熱材料700萬平方米建設項目》,計劃投資3.3億元完成年產能為700萬平方米的氣凝膠材料生產項目建設,該項目完成后公司總產值將達10億元。
納諾科技有限公司
納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是一家集氣凝膠及其復合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1年正式落戶紹興濱海新城,建成年產300萬平方米氣凝膠全自動化生產線。
公司研發實力雄厚,技術創新能力行業排名靠前,擁有氣凝膠絕熱氈S級產品批量化生產的能力,具備超臨界和常溫常壓兩種氣凝膠絕熱氈生產工藝。公司研發中心現擁有一支由知名專家、教授、博士等組成的研發團隊,專業技術人員占公司員工的30%以上。公司建有省級企業技術研發中心,設備齊全先進,公司共擁有發明專利25件,實用新型專利8件。公司先后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課題、省重大科技專項重點工業項目,引領著氣凝膠產業技術進步。
納諾科技作為行業的領軍企業,是《納米孔氣凝膠復合絕熱制品國家標準》的主要編制單位。目前,公司已形成軌道交通、公共節能、石油化工、裝備配套、海外營銷五大行業為依托的市場布局,同時以華北、華東、西北設立的分支機構輻射全國,海內外業務遍及5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化學華陸新材料有限公司
中國化學氣凝膠項目建設單位是中化學華陸新材料有限公司。2022年2月27日,伴隨著年產5萬方硅基納米氣凝膠復合材料項目在中化學華陸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次性開車成功,產出第一批合格硅基納米氣凝膠復合絕熱氈產品,標志著中國化學工程以實業強國為己任,邁出了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現代產業鏈鏈長的重要步伐。
該項目為目前國內工藝技術領先、自動化程度領先的氣凝膠項目,采用全自動超臨界干燥法制備氣凝膠技術,建設規模為30萬方/年。項目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年產5萬方氣凝膠復合絕熱氈生產裝置及配套公輔工程于2021年2月開工建設;二期主要產品新增10萬方/年硅基氣凝膠復合材料,配套硅酸酯等硅基新材料;三期主要產品新增15萬方/年硅基氣凝膠復合材料,配套其他新型硅基材料。
河北金納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金納科技有限公司起源于1979年,前身是五和號保溫材料廠,是中國早期的保溫材料生產企業之一,致力于成為一家為建筑和工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節能絕熱解決方案的國際化服務集團。
2010年開始研究保溫隔熱的材料-氣凝膠。2014年成立河北金納科技有限公司。目前,金納科技是納米氣凝膠國家標準制定單位,現擁有河北金納科技有限公司、承德金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系列分支機構。企業占地近100000平方米,生產能力為年產高性能氣凝膠氈20000立方米。金納科技已成為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氣凝膠企業。
深圳中凝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中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國內較早推動氣凝膠技術產業化的領軍企業之一,多年來始終堅持技術創新為發展主戰略,致力于氣凝膠材料生產制備技術研發及應用推廣,已成長為集氣凝膠及其復合材料應用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國高企業,被認定為廣東省氣凝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并于2021年入選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行列。
截止目前,公司已擁有氣凝膠相關國內外技術專利80余項,并成功開發出常壓干燥技術和超臨界技術,實現了氣凝膠的連續化、規;a。自2021年3月起,已實現年產能25000立方氣凝膠氈、1100噸氣凝膠粉體、25000噸氣凝膠涂料和10萬立方氣凝膠復合不燃保溫板,綜合產能領跑亞洲。
愛彼愛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愛彼愛和創立于2015年,公司以氣凝膠材料為依托,為鋰電池安全防護、工業及建筑節能領域提供絕熱節能材料和綜合解決方案。公司在國家級工業園區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建有年產2000000m2;氣凝膠及復合材料的生產線,二期建成后,產能翻倍。
創新驅動是公司的發展戰略核心。經多年潛心研究,愛彼愛和已擁有全套自主知識產權的氣凝膠工業化核心技術,以及鋰電池安全防護解決方案,公司已取得50余項專利授權。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此外,愛彼愛和始終致力于推動行業標準化,是GB/T 34336《納米孔氣凝膠復合絕熱制品》的起草單位、工信部鋰離子電池安全標準特別工作組正式成員。
山西陽中新材有限責任公司
陽中新材是華陽集團的前身陽煤集團與深圳中凝科技有限公司合資創建的混合所有制企業。近年來在新材料上積極發力,其研發的氣凝膠材料突破了國際上必須在超臨界壓力下生產的技術,開發出常溫常壓下的生產方式,實現了該材料的規;a,是山西省聚焦“六新”發展中新材料的典型代表。
該企業建設規模為30萬立方米/年氣凝膠絕熱氈、2萬噸/年氣凝膠粉體、5萬噸/年功能性聚酯纖維。項目分三期建設。
貴州航天烏江機電設備有限責任公司
自1996年涉足超臨界流體技術領域以來,航天烏江依托軍工技術和航天品牌優勢,積極推進超臨界流體技術裝備國產化;作為第一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航天烏江不斷加大研發力度,成為目前國內唯一具備提供超臨界流體技術成套裝備設計、制造和技術集成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
2022年,航天江南所屬航天烏江公司新建的1.2萬方氣凝膠生產線經過數十個小時的工作,整體運行良好,成功生產出第一批氣凝膠產品,試生產取得圓滿成功。加上前期的產能,航天烏江成為目前國內采用萃取技術生產氣凝膠的最大生產商。
江蘇泛亞微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泛亞微透是一家擁有自主研發及創新能力的新材料供應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圍繞ePTFE膜及SiO2氣凝膠為核心技術主線,通過對微觀多孔材料的改性、復合,公司不斷為客戶定制化地開發具有特殊聲、電、磁、熱、防水透氣、氣體管理、耐候耐化學等特性的組件產品。
2017年5月,公司與浙江大學聯合成立“江蘇泛亞-浙江大學微納孔材料聯合研發中心”,成功攻克SiO2氣凝膠批量化生產的技術難題,并通過對技術和制造工藝的不斷升級,成功研制出了不掉粉、可彎曲折疊的彈性SiO2氣凝膠。通過將ePTFE膜與SiO2氣凝膠復合,公司成功研發出具有高隔熱性能的新型復合材料,該材料可應用于新能源動力電池、服裝、軍工、航空航天等多個領域。
廣州凌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凌瑋科技于2007年在廣州成立,主營納米二氧化硅及其他新材料,產品包括消光劑、開口劑、防銹顏料、吸附劑和涂層助劑,被廣泛應用于涂料、油墨、塑料、石油、環保及醫用等應用領域,是中國消光用二氧化硅領域龍頭企業。
2023年2月,凌瑋科技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據悉公司擬募資4.81億元,用于年產2萬噸超細二氧化硅氣凝膠系列產品項目,建設期兩年,項目投產后,預計第一年達到設計產能的30%,第四年實現全面達產。
弘大科技(北京)股份公司
弘大科技(北京)股份公司創立于2013年,是專注于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工業化創新研發及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總投資1.8億元。公司全體同仁在李光武董事長的帶領下獨立自主研發,全球首創了“梯度減壓干燥制備氣凝膠工藝”,實現了納米超材料氣凝膠的低成本、大規模、產業化制備,同時在氣凝膠應用領域完成了微晶納孔金屬、弘暖纖超級絕熱纖維、弘納涂超級疏水涂料等一系列世界前沿的工業化制備技術。同時,在研發新能源蓄能、霧霾控制、生物滅菌、土壤改良、半導體基片制備等技術方面均有引領世界的重大創新突破,已申請和獲得45項專利(其中8項PCT、22項發明)。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黑金)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