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據上海鋼聯發布數據顯示,5月31日,在碳酸鋰價格連續7日持平后,電池級碳酸鋰漲2500元/噸,均價報30.5萬元/噸。4月27日以來,碳酸鋰價格持續上漲,一個月內碳酸鋰價格漲幅超60%。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碳酸鋰的價格在近一年半的時間內經歷了大起大落,從2022年年初約28萬元/噸的單價一路上行,在2022年11月創下近60萬元/噸的最高紀錄后,碳酸鋰的價格急速下跌,并于今年4月下旬跌至18萬元/噸。
某相關行業人士表示:“價格回調主要還是因為前段時間跌幅太過,市場供需本來沒有太大變化,情緒和機構報價模式導致價格所呈現出來的大幅波動。”
碳酸鋰價格進入深度博弈
電池級碳酸鋰價格連續7日都保持在30.25萬元/噸,反映出鋰鹽廠心態基于鹽湖企業放貨提振,報價不輕易松口,挺價意愿較強。而下游的正極材料廠部分出于剛需補庫需求接受高價,部分則表示碳酸鋰價格30萬元/噸以上傳導困難,不愿意接受。鋰電上下游進入深度博弈。
鋰價上漲,上游鋰鹽企業逐步恢復生產
鹽湖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稱,目前公司正在加強碳酸鋰產銷的對接,積極擴展銷售渠道,加大銷售力度,努力完成全年銷售目標。其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也表示,市場在價格情緒調動起來后,確實會對全年的銷售有積極作用,鹽湖股份計劃今年銷售4萬噸。目前公司碳酸鋰日產量已提升至100噸以上,隨著氣溫回升,碳酸鋰產量會逐步提升。
藏格礦業近日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也稱,公司一季度碳酸鋰銷量為534噸,價格低位時銷售量也低,只維護下游老客戶原材料供給。4月底、5月初,公司根據市場行情,一季度庫存碳酸鋰產品對外實現了正常銷售。
正極材料端一季度毛利率集體下滑,未見明顯恢復
近期碳酸鋰價格持續上漲,正極材料成本壓力較大,對碳酸鋰高價貨源接受度較低,采購謹慎,總體仍以剛需補庫為主。
今年一季度,受碳酸鋰價格暴跌影響,整個電池正極材料行業普遍迎來了毛利率大幅下滑的局面。
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龍頭德方納米一季度業績暴雷,營業總收入達49.45億元,同比增長了46.56%,但一季度毛利率僅為0.01%,而在2022年一季度其毛利率高達34.78%。受毛利率大幅下滑影響,德方納米一季度虧損額高達7.17億元。
除德方納米之外,湖南裕能、龍蟠科技等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龍頭在一季度也出現了毛利率下滑。2023年一季度,湖南裕能營業總收入達到131.76億元,同比增長了115.81%。但毛利率從2022年一季度的24.28%下滑至5.27%,凈利率由16.45%下滑至一季度的2.13%。至于龍蟠科技,一季度,毛利率由2022年同期的26.73%下降至7.16%,同時出現大幅虧損,凈虧損達到2.23億元,而2022年龍蟠科技同期凈利潤為2.13億元。
下游電池廠庫存仍處于高位,對碳酸鋰價格走勢以觀望為主
當前電池廠商補庫存意愿較強,近期有些許備庫行為,但出于對鋰價上漲過快亦引發后續跌價的擔憂,對后續碳酸鋰的價格走勢仍以觀望為主。
從電池廠商庫存來看,盡管出現一定下降,但仍處于高位。
寧德時代一季度報告顯示,其存貨金額已從年初的766.7億元下降到640.6億元,環比下降16.5%,但這一數字仍高于2021年底水平近六成。
而億緯鋰能一季報也顯示,其存貨金額從去年底的85.88億元,降至78.6億元,雖然環比下降8.48%,但較2021年底水平高出一倍有余。
參考來源:
1.財聯社 鋰價飛天入地再漲價至29萬元,現貨大廠“狠心毀約”,上市鋰企利潤跳水,急需開展鋰期貨套期保值
2.期貨日報 碳酸鋰價格波動猶如“過山車” 一季度超六成上市鋰企虧損
3.高工鋰電 碳酸鋰價格進入深度搏弈
4.SMM 上下游強勢博弈,碳酸鋰價格如何
5.電池網 鋰電上下游強勢博弈,碳酸鋰價格以穩為主
6.讀懂財經研究 新能源價格戰,電池正極為什么率先“破防”?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喬木)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