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8月29日晚間,贛鋒鋰業(002460)發布半年報。報告顯示,今年8月,墨西哥礦業總局(DGM)向贛鋒鋰業墨西哥子公司發出了正式取消9個鋰礦特許權的決定通知。
目前,贛鋒鋰業及墨西哥子公司已經向墨西哥經濟部針對上述決議提起行政復議。
變卦的墨西哥政府
2021年5月,贛鋒鋰業全資子公司上海贛鋒對Bacanora公司進行要約收購,交易金額不超過1.9億英鎊。后者旗下主要資產為位于墨西哥的鋰黏土Sonora項目,這是贛鋒鋰業本次公告的重點項目,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鋰資源項目之一。
根據Sonora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該項目總鋰資源量為約合882萬噸碳酸鋰當量,規劃的主要鋰產品為氫氧化鋰。
2022年8月,贛鋒鋰業宣布上海贛鋒完成了對Bacanora公司的要約收購,并持有100%股權。同年12月,贛鋒鋰業稱這項要約收購已獲墨西哥政府批準。
然而,在宣布完成要約收購之前已經發生了變故。
根據贛鋒鋰業本次公告,Sonora項目由其在墨西哥注冊的三家控股子公司實體持有(合稱“墨西哥子公司”),同時贛鋒鋰業相應地通過在英國和加拿大設立和運營的實體全資擁有墨西哥子公司。
2022年4月及2023年5月,墨西哥政府批準了礦業法修正案(簡稱“礦業法改革”),禁止鋰礦特許權,將鋰礦列為戰略領域,并將從事鋰礦開采經營的專有權授予一家國有實體。
贛鋒鋰業表示,公司的立場是,該項目的特許權不會受到這些改革的影響,因為這些特許權是在礦業法改革頒布之前授予的,這與墨西哥憲法的規定一致。同時,公司一直在積極與墨西哥政府,特別是經濟部就Sonora項目的潛在合作進行接洽。
但在贛鋒鋰業與經濟部進行上述討論期間,墨西哥礦業總局(DGM)發起了對墨西哥子公司持有的9個鋰礦特許權的復核,其中包括Sonora項目的主要鋰礦特許權。根據DGM的說法,若墨西哥子公司未在規定時限內提交充分證據以證明在2017年至2021年期間按時履行了鋰礦特許權開發的最低投資義務,將面臨取消上述鋰礦特許權的風險。
截止到2023年5月,墨西哥子公司及時提交了大量證據證明其已履行了上述鋰礦特許權的最低投資義務。但在2023年8月DGM向墨西哥子公司發出了正式取消上述9個鋰礦特許權的決定通知。
對此,贛鋒鋰業稱,事實上墨西哥子公司的礦山開發投資遠大于墨西哥法律規定的最低投資義務,且墨西哥子公司每年在規定的期限內定期向DGM提交了2017年-2021期間的年度報告,詳細說明了運營情況,墨西哥政府從未提出過任何異議,直到近期才通知我們,稱沒有滿足最低投資義務,并取消鋰礦特許權。
贛鋒鋰業的立場是,取消特許權的決議違反了墨西哥法律及國際法,因為這些決議是武斷的,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并且侵犯了本公司及其子公司的基本盡職程序權利。
因此,贛鋒鋰業及墨西哥子公司已經向經濟部針對上述決議提起行政復議。
上半年凈利58.5億元
據半年報,贛鋒鋰業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81.5億元,同比增長25.6%;歸母凈利潤58.5億元,同比下降19.4%。
贛鋒鋰業稱,上半年由于鋰行業市場需求波動、鋰電下游客戶庫存水平控制等因素,公司的鋰化工板塊產品的整體產銷量水平受到一定影響。
圖源:贛鋒鋰業公告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磷酸鐵鋰材料以及5系三元材料價格跌幅均超過35%,而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跌幅超過50%。
在鋰價暴跌的沖擊下,贛鋒鋰業產品毛利率急劇下滑,尤其是貢獻了超七成營收的鋰系列產品的毛利率,同比大跌44個百分點至24.12%,進而導致凈利下降近兩成。
不過,上半年贛鋒鋰業鋰電池系列產品營收和毛利率保持雙增長——營業收入為40.85億元,同比增長117.31%;毛利率為19.41%,同比增長4.14%。
有舍有得
今年內,贛鋒鋰業全球鋰礦資源布局迎來多點“開花”,不斷豐富與拓寬原材料的多元化供應渠道。
國內市場,贛鋒鋰業完成對新余贛鋒礦業的股權收購,目前持有新余贛鋒礦業及上饒松樹崗鉭鈮礦項目90%股權;完成收購蒙金礦業70%股權,目前持有加不斯鈮鉭礦70%股權,蒙金礦業項目建設工作即將完成。
海外市場,5月29日,贛鋒鋰業公告,公司或子公司擬以1.0611億澳元認購澳大利亞Leo Lithium公司所增發不超過總股本9.9%股權。
此外,贛鋒鋰業多個海外項目也迎來積極進展。
阿根廷Cauchari-Olaroz鋰鹽湖項目已產出首批碳酸鋰產品,預計隨著后續的產能爬坡及產線優化將逐步產出電池級產品,首單貨物已于近期從項目發出,項目一期4萬噸碳酸鋰產線計劃于2024年達到設計產能。
澳大利亞Mount Marion鋰輝石項目擴建至90萬噸/年鋰精礦產能已逐步完成,目前產能爬坡正在進行中。
這是贛鋒鋰業鋰資源布局的“得”。
有得就有舍。贛鋒鋰業于6月16日宣布,經與PMI協商,雙方同意提前終止《合作協議》,PMI將以市場價格向公司銷售原代加工部分鋰輝石。
而在終止合作協議之前的1月,贛鋒鋰業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還與PMI簽署了新的合作協議,將原協議中的合作期限更新至2023年底,且可以經雙方同意后進一步續期12個月至2024年底。
但在續簽協議5個月后,雙方合作協議提前終止,背后原因與鋰價大幅下跌及供應鏈“去市場化”的趨勢密切相關。
截至目前,贛鋒鋰業在全球范圍內直接或間接擁有權益的上游鋰資源情況如下:
圖源:贛鋒鋰業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贛鋒鋰業提前終止合作外,今年以來,多家企業已放棄海外鋰礦:
7月21日,中礦資源(002738)公告,公司此前擬出資合計2000萬美元通過收購和增資取得URT鋰礦項目51%權益,經審慎研究并與相關各方友好協商,決定終止《框架協議》并于7月21日簽署了終止與解除協議。
7月10日,協鑫能科(002015)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協鑫鋰電與Zim-ThaiTantalum津巴布韋同意通過友好協商的方式解除《鋰礦資源開發合作協議》。
4月20日,天齊鋰業(002466)公告,控股子公司已終結收購澳大利亞ESS100%股權。對于終止收購的原因,天齊鋰業稱,未獲得ESS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天齊鋰業同時還表示,此次交易終止不會對目前鋰精礦原料供應及鋰鹽產品加工帶來不利影響。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喬木)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