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當前,汽車產業進入百年一遇的大變革時期,電動化浪潮下汽車的各大系統設計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顯而易見的是,先進陶瓷材料憑借獨特性能優勢正在加速“上車”。在此背景下,中國粉體網于9月12日在安徽合肥成功舉辦了“第一屆電動汽車用陶瓷材料技術研討會”,會議期間,我們有幸邀請到多位專家、企業界代表做客“對話”欄目,暢談先進陶瓷材料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應用與發展。本期,我們邀請到的是華中科技大學的張海波教授。
張海波,博士,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成形與模具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主要從事先進陶瓷與功能器件的研究開發工作。
研究方向:壓電陶瓷及壓電器件;介電材料及脈沖儲能器件;先進陶瓷精密成型技術及3D打印;新型氧離子導體及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
粉體網:張教授,是什么原因讓您選擇了陶瓷材料,特別是介電、壓電陶瓷這個科研方向?
張教授:大學本科及研究生期間,受導師姜勝林老師及周東祥教授、劉梅冬教授的影響。
粉體網:張教授,介電、壓電陶瓷有哪些常見種類及應用??
張教授:介電陶瓷種類主要包括:非鐵電陶瓷、鐵電陶瓷、反鐵電陶瓷及半導體陶瓷,應用主要是介電陶瓷電容器;壓電陶瓷的種類分為鉛基壓電陶瓷和無鉛壓電陶瓷,主要應用包括傳感器、致動器和換能器,具體應用如下:
粉體網:目前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的介電、壓電陶瓷有哪些種類,它們分別應用于汽車的哪些地方?
張教授:介電陶瓷電容主要用在電動汽車駕駛輔助系統ADAS、汽車座椅、控制系統、車載通訊娛樂系統以及其他智能單元;壓電陶瓷主要用于倒車雷達以及輔助泊車系統超聲雷達、安全氣囊用加速度傳感器、橫擺角速度傳感器、縱向及橫向加速度傳感器、也可用于語言系統微麥克風及揚聲器、胎壓檢測壓力傳感器等。
粉體網:電動化浪潮下,您如何看待未來陶瓷材料在新能源汽車中的應用潛力?
張教授:隨著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發展,未來陶瓷材料在新能源汽車中應用潛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越來越多的金屬和塑料結構件會被陶瓷及復合陶瓷替代,比如制動盤等;另一方面,會使用越來越多的基于功能陶瓷的傳感器,比如氣體傳感器等。
粉體網:關于先進陶瓷的新興應用領域,除了新能源汽車,您還看好哪些領域?
張教授:除了新能源汽車領域外,我覺得陶瓷在半導體領域、環境及醫療領域會有越來越多的應用。
粉體網:您如何看待4D打印在陶瓷材料中的應用?
張教授:陶瓷由于具有獨特的硬脆特性,非常難以用傳統鑄焊鍛CNC等工藝進行加工,而3D打印恰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選擇,4D打印在3D打印的基礎上多了一個3D打印陶瓷材料在時間或者外場作用下的變形、變性等功能,未來會有重要應用,但是目前我覺得還是以3D打印的應用推廣為主。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長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