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10月9日,國家自然資源部官網顯示,自然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組織專家對《江西省宜豐縣茜坑鋰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進行了審查,滿足關于鋰礦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三率”指標要求,已通過專家審查,現將審查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期5天。
根據公示材料,上述開發方案由江特電機提交,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依據《江西省宜豐縣茜坑礦區鋰礦勘探報告》及其評審備案證明編制,設計推薦露天采礦規模為300萬噸/年,地下開采規模60萬噸/年,礦山服務年限39年(含基建期1年)。
江特電機是宜春市云母提鋰的代表企業,2022年年報顯示,江特電機在宜春地區現擁有鋰瓷石礦2處采礦權和5處探礦權,獅子嶺、新坊礦區為公司目前已投產的礦區,茜坑、牌樓、梅家三個礦區的“探轉采”工作正在進行當中。
茜坑礦山經評審備案的資源量包括,礦石量7293.2萬噸,鋰金屬氧化物量32.0401萬噸,平均品位Li2O為0.44%。伴生組分:銣鋰礦石量7293.2萬噸,銣金屬氧化物量16.6995萬噸,平均品位0.229%;銫鋰礦石量689.3萬噸,銫金屬氧化物量3497噸,平均品位0.051%。
按照開發利用方案,礦山設計利用資源總量為5678.1萬噸,平均地質品位0.44%,Li2O氧化物量25.1442萬噸。選礦工藝采用破碎-磨礦-脫泥-浮選(一粗二精二掃)-浮選尾礦強磁選工藝流程,最終產品為鋰云母精礦、長石、超細長石。
茜坑鋰礦探礦權由江特電機持有,是公司旗下5處探礦權的礦山中資源儲備最豐碩的一個。今年5月份披露的投資者調研記錄顯示,公司茜坑鋰礦“探轉采”工作是公司的重中之重,公司正在全力推進中。
實際上,自2021年起,茜坑鋰礦“探轉采”工作就一直受到資本市場密切關注。e公司發現,僅今年9月份,投資者在江特電機的互動平臺,先后5次問及公司茜坑礦探轉采工作的進展。不過,對于投資者問及的茜坑礦探轉采進展,江特電機也鮮有回應。
雖說何時能夠拿到采礦證尚不得而知,但圍繞該項目的配套工作已經在準備。
2022年4月,江特電機公告,為對公司“茜坑探轉采”項目的發展和規劃進行承接和配套,公司擬與全資子公司江西江特礦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新建年300萬噸鋰礦采選及年產2萬噸鋰鹽項目,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
太平洋證券研報曾指出,江特電機目前現有鋰云母選礦產能180萬噸/年,其中獅子嶺約120萬噸/年,新坊鉭鈮礦約60萬噸/年。2022年4月公司投資20億元在宜豐縣同安鄉投資新建不低于年300萬噸鋰礦采選項目,預計2024年投產。茜坑鋰礦“探轉采”相關手續已在國家自然資源部走程序,取得采礦證后可迅速實現采礦作業。未來江特電機將擁有480萬噸/年的選礦產能,江特鋰云母大約150萬噸原礦對應1萬噸碳酸鋰,折合大約3.2萬噸碳酸鋰,為公司未來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江特電機雖然擁有2處采礦證,但是公司生產線的鋰礦自供比例不高,仍需外購,這也成為影響公司生產成本的重要因素。2023年上半年,雖然碳酸鋰價格下跌影響了鋰企的盈利能力,但是,江特電機虧損5286萬元的半年報,還是令市場頗為意外。因此,市場對于公司茜坑礦何時拿到采礦證頗為關注。
此次開發利用方案通過審查,意味著這座礦山的“探轉采”工作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喬木)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