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粉末冶金產業是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建立最初的工廠,是一個年輕的產業,在世界第四位的汽車、第一位的造船的支撐下,在亞洲地區發展成為僅次于日本和中國的第三位的市場。
韓國的整體工業在此四年間以平均7.5%的速度增長,研究開發的經費占據GDP的3%,對于數年后的新制品的開發,在亞洲地區是最大的額度。在2006年7月末終了的Hyundai-KiaMotor的罷工,使一個月間的工業生產量有所下降,但至7月末,與2005年同期相比,仍有10.6%的增長,非常堅挺。其中韓國粉末冶金產業2005年的增長達到了8.4%,居亞洲地區第一名,為汽車產業的6.3%的增長,而且為電氣、民用產品的增長奠定了基礎。
韓國粉末冶金產業的主要領域,可以分為①有色金屬粉末的制造;②超硬材料;③金剛石工具;④燒結零件。分別對其動向進行了敘述。在韓國國內雖然未制造鐵粉與鋼粉,但也引入了霧化的設備,并在考慮商業生產。韓國國內鐵粉與鋼粉的使用量約為50,000噸/年,這10年間約增長2倍。
Chang Sung公司是韓國最大的有色金屬粉末的制造廠家,2005年的生產量為4,800噸,國內的消費量為5,000噸,基本一致。粉末冶金零件2005年的銷售額為8.2億美元,2006年超過10億美元。而且,MIM制品也面向手機零件而有了大的增長。超硬材料的銷售額至2003年的5年間成倍增長,達到了4.7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