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作為固態鋰電池的核心材料,固體電解質薄膜的性能直接決定了固態鋰電池的電化學性能。當前主流的固體電解質材料主要包括聚合物電解質、氧化物陶瓷電解質、硫化物陶瓷電解質以及有機/無機復合固體電解質。其中,由有機高分子和無機陶瓷組成的復合電解質同時具備聚合物電解質的柔性、易加工性和陶瓷電解質的高離子傳輸能力,是最具規模化應用潛力的固體電解質。
然而,目前復合固體電解質多采用擠出或沉積成型方式,高表面能的無機顆粒難以在聚合物基體中均勻分散,從而較難批量化加工性能均一的復合固體電解質薄膜,且沉積速率的不一致易造成電解質薄膜厚度分布不均勻,引起電池循環性能迅速衰減甚至短路,這一直是固態鋰電池產業化進程中的難點。
柔荷新材料科技(寧波)有限公司基于氣流紡絲和懸浮噴涂技術開發了新型有機/無機復合固體電解質薄膜的規模化制備新工藝,并通過原位界面還原法構建具有低阻抗界面的結構一體化固態理電池。基于此工藝的固態鋰電池在0.5C充放電、1000次循環后容量保持率達96%以上,實現了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性和穩定性能的同步提升,為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發展提供了新方向。
針對固態電池相關的技術、材料、市場及產業等方面的問題,中國粉體網將在昆山舉辦第五屆高比能固態電池關鍵材料技術大會。為致力于固態電池技術開發的企業,科研院校,以及電動車、儲能、特種應用等終端企業提供信息交流的平臺,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推動行業發展。屆時,東華大學教授、柔荷新材料科技(寧波)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閆建華將作題為《固態電解質薄膜制備及產業化》的報告。
專家簡介:
閆建華,東華大學紡織學院教授、柔荷新材料科技(寧波)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2009年獲得北京交通大學微電子專業學士、2012年獲得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通信工程專業碩士、2015年獲得西弗吉尼亞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學位。2016-2017年先后在美國西弗吉尼亞大學和伯克利實驗室從事化學材料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加入東華大學。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防科工局課題等項目10余項;入選國家基金委交叉科學部2021優青、國家青年托舉人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等榮譽10余項;獲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人物獎、發明創業獎成果獎二等獎、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產學研合作創新獎、中國新銳科技人物突出成就獎等獎項10余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國際專利3項,部分已實現產業轉化。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蘇簡)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