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政策導向
國內政策
2023年1月,工信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研究突破超長壽命高安全性電池體系、大規模大容量高效儲能、交通工具移動儲能等關鍵技術,加快研發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氫儲能/燃料電池等新型電池。
2023年5月,工信部發布了兩項鋰離子電池領域新標準,分別是SJ/T11889-2023《鋰離子電池用輥壓機》和SJ/T11893-2023《便攜式鋰離子電池儲能電源技術規范》。
2023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加快新型儲能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強新型儲能關鍵技術研發。開展磷酸鐵鋰電池、鈉離子電池、新型鋰離子電池、鉛炭電池、液流電池、壓縮空氣、廢棄礦井(洞)儲能等儲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產學研用各環節有機融合,鼓勵電池頭部企業在豫設立研發機構,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提升新型儲能領域創新能力。
2023年6月,青海省工信廳印發《青海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強化鹽湖資源綜合利用。提高鋰資源生產工藝水平,釋放鋰資源產能,打造世界級鋰電新能源與輕金屬材料產業基地。
2023年7月,工信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明確提出大力發展高安全性鋰離子電池、鉛炭電池、鈉離子電池等產品,擴大在新能源汽車、儲能、通信等領域應用。
2023年7月,山東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審查批準了一批地方性法規。記者注意到,此次審查批準的《棗莊市鋰電產業發展促進條例》系全國首部鋰電產業專項法規,為棗莊打造“中國北方鋰電之都”,鋰電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2023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糧食和儲備局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針對銅、鋁、鎳、鋰、鉑族金屬等緊缺戰略性礦產,加大國內勘查開發力度,制定鋰等重點資源開發和產業發展總體方案。
2023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電子信息制造業2023—2024年穩增長行動方案》。該方案所指電子信息制造業包含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以及鋰離子電池、光伏及元器件制造等相關領域。
2023年10月,商務部同海關總署發布《關于優化調整石墨物項臨時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將此前實施臨時管制的球化石墨等3種高敏感石墨物項正式納入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清單;同時,取消對爐用碳電極等5種主要用于鋼鐵、冶金、化工等國民經濟基礎工業的低敏感石墨物項的臨時管制。上述政策將于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23年11月,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印發《北京市關于支持新型儲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鼓勵新型儲能企業面向長壽命高安全性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液流電池、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重點領域,加快推進關鍵技術、材料部件、重大裝備研發及產業化。
12月6日,工信部公開征求對《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到2028年,鋰離子電池標準的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基本實現產業基礎通用標準和重點產品標準全覆蓋。推動鋰離子電池領域的標準供給由政府主導向政府與市場并重轉變,標準化工作由國內驅動向國內國際相互促進轉變,標準應用由產業與貿易為主向經濟社會全域轉變,標準化發展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2023年12月4日,福建省廈門市科技局發布《廈門市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其中提到,研發鈉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碳鉛電池等電化學低成本高效儲能技術。
國外政策
2023年8月,歐盟《新電池法》將正式生效。自2027年起,動力電池出口到歐洲必須持有符合要求的“電池護照”,記錄電池的制造商、材料成分、碳足跡、供應鏈等信息。
2023年12月,當地時間周五,美國財政部宣布,從2024年開始,美國生產的電動汽車中如果包含中國等國家制造或組裝的電池組件,將不再有資格享受美國《通脹削減法案》(IRA)提供的高達7500美元。
科研進展
鋰電生產突破在即?正極關鍵材料無需高溫制作 耗時大砍20倍
來自日本北海道大學和神戶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可以在低至300°C的溫度下合成鈷酸鋰,所需時間甚至短至30分鐘。最新研究成果已于近期發表在了《無機化學》雜志上。
新技術可早期預警鋰電池熱失控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孫金華教授和王青松研究員團隊與暨南大學郭團教授團隊合作,成功研制出可植入電池內部的高精度、多模態集成光纖器,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對商業化鋰電池熱失控全過程的精準分析與早期預警。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
新技術突破電池容量理論極限
給電動汽車充電通常需要10小時或更長時間,即使采用快速充電方式,也至少需要30分鐘。韓國浦項科技大學最新開發的一項突破性技術,可將存儲容量提高到理論極限的約1.5倍,從而使電動汽車能夠在短短6分鐘內充滿電。研究成果作為封面論文發表在新一期《先進功能材料》雜志上。
科學家發明鋰電池正極材料制備新方法 可有效提升電池續航能力
科學家以鋰電池正極材料為突破口,針對電池在高電壓服役時容易出現的失效和燃爆等安全問題,發明了一種材料制備新方法,可有效提升電池續航能力。該研究由北京大學教授黃富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李巨、清華大學助理教授董巖皓合作完成,相關成果13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能源》在線發表。
鋰電池防炸成果登Nature封面 將對新能源行業產生重大影響
鋰電池防炸成果登 Nature 封面,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華人團隊,在鋰金屬電池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防止金屬鋰快速形成腐蝕層的方法,并觀察到鋰原子形成了菱形十二面體結構。這種清晰而有序的結構為改進鋰金屬電池的安全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北京化工大學宋懷河教授:用于鋰離子高體積儲存致密石墨顆粒的濕法制備
北京化工大學宋懷河教授課題組在《新型炭材料》(New Carbon Materials,2022,37(2),402-411)上發表研究論文“A wet granulation method to prepare graphite particles with a high tap density for high volumetric energy density lithium-ion storage”。該文報道了一種通過濕法制粒制備高振實密度石墨顆粒的簡單方法。通過高剪切濕法制粒技術將石墨化洋蔥碳(GOC)和人造超細石墨(AG)致密成球型大顆粒(WG-GOC、WG-AG)。所制備石墨顆粒具有較高的球型度和致密度,能有效地提高材料振實密度,并獲得了高體積比容量。
“預鋰化”突破!新工藝可使鋰電池壽命延長44%
近期,美國萊斯大學George R. Brown工程學院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一種易于擴展的方法來優化預鋰化,這一過程有助于減少鋰的損失,并通過在硅陽極上涂上穩定的鋰金屬顆粒(SLMPs)來提高電池的壽命周期。最新研究成果已于近期發表在了《ACS應用能源材料》雜志上。
新型鋰金屬電池攻克易燃難題
據發表在《物質》雜志上的論文,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解決這個長達數十年的問題的方法:使用無溶劑的無機熔鹽來制造高能量密度、安全的電池。研究人員表示,他們開發出一種非易燃、不揮發的系統,它很安全,相比于鋰離子電池,可以將能量密度提高2倍。
螃蟹殼制作陽極材料!“蟹碳”的問世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和日本九州工業大學研究人員于最新一期美國化學學會《ACS Omega》雜志上發表了一篇報告,報告稱,他們采用“螃蟹殼”為原材料,制備成了具有廣泛用途的多孔、碳填充材料,隨后利用這種“蟹碳”制造了鈉離子電池的陽極材料。
產業風向
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鋰電池產業延續增長態勢,前十個月全國鋰電池總產量同比增長31%。數據顯示,今年前十個月全國鋰電池總產量超過765GWh,其中儲能型鋰電池超過148GWh。
近期鋰電池行業產品價格持續下行,電芯、電池級鋰鹽均價分別較2023年初下降50%和60%。
今年以來,鋰電池需求受阻疊加產業鏈產能快速擴張,整個產業鏈產能利用率偏低。
鋰價暴跌 碳酸鋰供需錯配,進入下行周期
近年碳酸鋰價格波動劇烈、對鋰電產業鏈相關企業“產、銷、存”經營活動造成顯著不利影響。為緩解上述問題,碳酸期貨合約自2023年7月21日起上市交易。不過,在供給有增無減、需求又較弱的行情下,碳酸鋰期貨自上市開始,基本便呈現一路下跌的走勢,期間僅在十一長假后有短暫反彈,之后碳酸鋰期貨行情再度走低,近期碳酸鋰期貨價格已跌破10萬元/噸大關。現貨方面碳酸鋰價格從頂峰的60萬元/噸跌至近期的12萬元/噸,主要原因是前兩年火熱市場行情下,一眾企業積極擴產,造成碳酸鋰供大于求的局面。
在鋰價持續下跌的背景下,2023年鋰企業績普遍承壓,歸母凈利潤增速轉負,特別在當前碳酸鋰價格下,約有三分之一的碳酸鋰產能已面臨虧損,集中在鋰云母環節。鋰輝石目前生產比較穩定,普遍成本偏低,企業正常生產。此外,青海鹽湖地區目前產出量并未出現大幅縮減,天氣和環保造成的減產影響并不大。
正極材料需要面臨降本增效
2023年前三季度中國正極材料出貨量182萬噸,同比增長40%。其中磷酸鐵鋰出貨120萬噸,三元材料出貨48.7萬噸。
受原材料碳酸鋰下跌的影響,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的價格也處于跌跌不休的狀態,正極材料企業業績盈利收窄。2023年正極材料產能大幅擴張,特別是磷酸鐵鋰企業,其經營惡化程度更為明顯,月度開工率大幅下降。其中,磷酸鐵鋰巨頭德方納米2023年上半年虧損約10億元,湖南裕能、龍蟠科技等營收凈利均下滑。萬潤新能、豐元股份等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不過在這種情況下,還是有不少企業依然選擇擴產。三元材料方面,受磷酸鐵鋰電池增長的影響,三元材料下游市場需求減弱,從企業產能布局來看,三元材料新擴建產能遠不如磷酸鐵鋰。
磷酸錳鐵鋰迎來裝車應用,容百科技累計出貨超千噸,目前擁有磷酸錳鐵鋰正極年產能6200噸,計劃于2024年底,擬在韓國建成2萬噸/年產能,在中國建成6萬噸/年產能;德方納米已建成11萬噸磷酸錳鐵鋰的產能,具備批量化生產能力。
負極材料產能過剩,進入去庫存階段
前三季度我國負極材料出貨量119萬噸,同比增長25%。其中,人造石墨材料出貨105.8萬噸,天然石墨材料出貨13.9萬噸,分別同比增長29%、1%。人造石墨材料的快速增長主要是受海外市場切換人造石墨,帶動出口需求增長所致。此外,硅碳、硅氧等新型負極材料也在快速上量。
但負極材料行業今年以來產能供給充足,下游電池客戶進入去庫存階段,行業面臨產能消納和價格下行的壓力。從負極材料企業業績來看,除了貝特瑞實現營利雙增外,杉杉股份、璞泰來、尚太科技、翔豐華等都出現了凈利潤下降的情況。
動力電池中磷酸鐵鋰電池占比近七成
動力汽車市場對三元電池的裝機力度減弱,紛紛使用磷酸鐵鋰電池。今年前11個月,磷酸鐵鋰電池累計裝機量為229.8GWh,占總裝機量的67.6%;三元電池累計裝機量為109.6GWh,占總裝機量的32.3%。1-11月,中國動力電池裝車量TOP10分別是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億緯鋰能、國軒高科、欣旺達、蜂巢能源、LG新能源、孚能科技、正力新能。
鋰電出海成“主旋律”
作為我國外貿的“新三樣”之一,我國鋰電產業出口保持快速增長。1-10月,我國共出口鋰離子蓄電池303,141萬個,出口額達37,989,681萬元,同比增長44.3%。面對國內電池產業鏈的“結構性過剩”的局面,鋰電池的出口表現無疑讓企業眼前一亮。中國鋰電產業鏈通過出海以求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及規避歐美相關法案的限制。
相關企業開始布局:
鋰電材料端:
容百科技:在韓國擴建4萬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項目;計劃通過控股子公司天津斯科蘭德科技有限公司在韓國設立子公司,建設年產2萬噸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項目。
當升科技:擬在芬蘭規劃建成年產6萬噸歐洲新材料產業基地一期項目。
龍蟠科技:擬通過其下屬公司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中爪哇省三寶壟市投資開發建設“新能源汽車動力與儲能電池正極材料規模化生產項目”。
長遠鋰科:與Axens Group友好協商,就后續雙方在三元正極材料領域進行合作,以促成在歐洲設立正極材料生產工廠事宜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華友鈷業:擬通過控股子公司巴莫科技(匈牙利)有限公司在匈牙利投資建設高鎳型動力電池用三元正極項目。
中偉股份:與非洲最大的私人投資基金之一Al Mada在摩洛哥成立合資企業,共同建設集三元前驅體、磷酸鐵鋰以及廢舊電池回收的一體化產業基地;與POSCO Future M簽署合資協議,在韓國浦項市投建11萬噸正極材料高鎳前驅體項目,此外,還與POSCO Holdings簽署成立鎳精煉廠合資企業的合資協議。
廈鎢新能:與法國ORANO簽署合資協議,擬在法國北部港口城市敦刻爾克設立一家電池正極材料合資企業及一家前驅體合資企業。
杉杉股份:同意下屬子公司上海杉杉鋰電在芬蘭設立項目公司,建設芬蘭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
璞泰來:將在瑞典設立紫宸科技(瑞典)有限責任公司,投建10萬噸負極材料一體化生產研發基地。
電池端:
寧德時代:與福特汽車合作將在美國密歇根州建設一座電池工廠。
比亞迪:計劃在匈牙利建立電池組裝廠,為特斯拉柏林工廠提供動力電池;巴西巴伊亞州政府共同宣布,雙方將在卡馬薩里市設立由三座工廠組成的大型生產基地綜合體,分別為一座主營電動客車和卡車底盤的生產工廠、一座新能源乘用車整車生產工廠,以及一座專門從事磷酸鐵鋰電池材料的加工工廠。
億緯鋰能: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擬投資10億歐元的電池工廠已經開始建設;全資孫公司與PEMAJU KELANG LAMA SDN.BHD.簽署馬來西亞工廠購地諒解備忘錄;億與泰國公司EA集團簽訂諒解備忘錄,公司與EA集團擬在泰國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建設至少6GWh/年產能的電池生產基地;與Electrified Power、戴姆勒卡車及北美卡車公司帕卡成立美國合資公司,用于投資建設應用于商用車的動力電池產能。
國軒高科:在泰國電池包合資工廠建成投產;德國哥廷根工廠已于今年9月投產;合資公司GIB將于斯洛伐克的Šurany市建設一座電池工廠;斥資20億美元在伊利諾伊州建設電動汽車的電池超級工廠。
蜂巢能源:泰國電池模組電池包工廠正式開工建設。
孚能科技:土耳其合資廠已經實現量產,未來規劃在土耳其當地配套落地電芯廠。
欣旺達:通過其下屬子公司建設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工廠一期,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動力電池系統制造及銷售等業務。
參考來源:工信部、各政府網站、企業官網公告、財聯社、上海證券報、澎湃新聞、證券日報、證券時報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喬木)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