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期,由高能數造(西安)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高能數造”)與溧陽中科固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科固能”)攜手舉辦的共建全固態電池智能制造聯合實驗室項目簽約儀式在中國科學院長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成功舉行(江蘇溧陽)。
圖片來源:高能數造
簽約儀式上,高能數造攜手中科固能宣布共建全固態電池智能制造聯合實驗室,就硫化物全固態電池智能制造技術研發展開深入合作。旨在通過充分發揮雙方在各自領域的技術實力,共同開發低成本、高效率、高性能的硫化物全固態電池的數字智造技術,共同推動全固態電池領域的科技創新和規模化量產落地。
高能數造成立于2021年,是全球新能源電池3D打印技術的先行者和倡導者,也是國內首家聚焦并推出3D打印電池設備的產業化公司。高能數造針對新能源電池研發制造的專業需求而自主研發了漿料擠出層疊(SEL)增材制造技術,并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3D打印授權專利,己上市3款電池專用3D打印機。
作為下一代電池技術的關鍵方向,全固態電池一直面臨著制造難度大、成本高等問題,目前仍停留待產業化階段。因此,各大電池制造廠商從材料、技術等方面積極探索解決方案。
與其他解決方案相比,3D打印技術的應用使得全固態電池能夠以更緊湊的形態構建,減少內阻,并提高能量密度。此外,3D打印技術能夠實現多種尺寸和形狀的電池設計,為各種應用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和自定義能力。通過層層堆疊的方式,3D打印技術可將固態電池的各個部件精確制造出來,從而實現快速、靈活的生產。而且,3D打印技術還可以應用于多材料一體化制造,使得電池的設計更加個性化和定制化。
與傳統電池相比,3D打印全固態電池具有以下顯著優勢:
1.電極精度高
借助微米級制造控制能力,電池3D打印技術能夠實現最薄10μm以內超薄電介質薄膜及復合電極層制備,為全固態電池界面優化提供有效的結構基礎。
2. 制造效率高
傳統電池的制造過程通常需要多個工序和大量的人工操作,而通過3D打印技術,可以一次性完成電池的制造,從而大幅提高制造效率。該技術能夠實現復雜的內部結構和精確的尺寸控制,為電池的制造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和精度。
3. 穩定性高
通過3D打印的單個樣品及同批次樣品均勻性好,一致性高,制得的極片或電芯性能穩定,且正反面打印定位準確,能快速制備雙面極片和極片/電解質復合膜。
4.個性化和定制化需求
3D打印技術允許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個性化和定制化的設計與制造。在電池領域中,這意味著可以根據不同設備或產品的特定要求,定制電池的形狀、尺寸和性能等。對于一些特殊行業或應用場景,例如醫療器械、智能穿戴設備、航空航天等,3D打印電池能夠滿足其獨特的需求,開啟更多應用領域。
5.操作簡單
人機交互界面,可支持網絡傳輸打印數據,實現在線打印,實時監測和修改打印參數,實現一鍵式打印電芯。
6. 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
3D打印電池所需的原材料相對較少,制造過程中減少了大量廢料和耗能,相比傳統電池制造具有較低的能耗和碳排放。此外,盡管目前3D打印電池在材料利用率方面仍面臨挑戰,但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相信能夠實現更加高效的材料利用,進一步降低環境影響。
7. 新興應用領域的推動
3D打印電池的市場前景受到新興應用領域的推動。隨著人們對便攜式電子設備、智能家居、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等需求的不斷增加,對于電池續航能力和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3D打印電池作為一種新型電池技術,具備高能量密度、快充電速度和良好的安全性能等特點,能夠滿足這些新興應用領域的需求,因此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小結
一方面,全固態電池產業化進展加速,中科固能已在全固態電池研發和商業化進程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也確立了全固態電池成為新能源領域的重要趨勢和關鍵技術。另一方面,傳統電池制造工藝已對全固態電池的產業化形成阻礙,全固態電池亟需更理想的生產工藝與其材料體系匹配。電池3D打印工藝已被證明是全固態電池有效的制造工藝,尤其可對固態電池的界面優化、極片結構優化起到積極作用,實現更好的界面接觸性能和界面匹配,從而有效提高電池的性能和穩定性,高能數造的電池3D打印技術能夠為全固態電池量產提供工藝支撐。
信息來源:
正式簽約|高能數造攜手中科固能共建全固態電池智能制造聯合實驗室.高能數造頭條
高能數造-3D打印全固態電池.NW Technology
3D打印在固態電池中的應用.粉體網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蘇簡)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