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連日來,有關江西宜春鋰礦開采環保問題再現、鋰渣處理不合規企業將被限制開工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受此影響,碳酸鋰期貨價格近期接連上漲,2月29日報近12萬元/噸。
有機構測算,若宜春鋰云母礦山停產1個月,將會減少約1.3萬噸碳酸鋰當量的鋰云母礦石產量,占當月全球13%的鋰資源供應。
不過,據當地相關人士表示,政府的確在部署整頓鋰鹽生產企業的鋰渣問題,但企業并未接到明確的停產通知。
2023年春,江西宜春掀起了一場整治鋰云母規范開采、冶煉的“環保風暴”,多家鋰鹽企業先后宣布停產;2022年的環保督察,多家企業被查出節能審查未批先建,以及含鉈廢料管控不嚴,流向不清,導致環境風險不可控。
“亞洲鋰都”處置鋰渣遇難題
宜春素以鋰云母礦儲量豐富聞名,鋰資源主要分布于袁州、宜豐、奉新等地區!兑舜菏械V產資源總體規劃 (2021-2025 年)》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宜春市鋰礦、陶瓷土(含鋰)礦氧化鋰保有資源量573.72萬噸,約占全國鋰資源總儲量28%。隨著宜春市不斷加大勘查開發力度,全市遠景氧化鋰資源量超過900萬噸。
由于鋰資源的優勢,宜春成為中國碳酸鋰生產的重要地區。國內碳酸鋰產量排名靠前的志存鋰業、永興新能源、九嶺鋰業的總部都位于宜春。此外,2023—2024年,寧德時代和國軒高科也在宜春新投鋰云母礦山。
但宜春正在開發的鋰礦鋰云母的氧化鋰品位0.2%—0.53%,且大部分為0.4%以下。業內人士指出,由于鋰云母項目鋰品位較低,產生廢料(包括尾泥、尾渣和鋰長石粉)量較大,對后續消納處理構成了重大挑戰。
以目前的云母提鋰方法來看,150—200噸原礦可以產出1噸碳酸鋰(差別來自于不同等級的含鋰品位),宜春2025年碳酸鋰計劃產量為50萬噸,屆時預計將會產生逾千萬噸級別的廢料。
如何科學處置、綜合利用鋰渣已成為宜春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目前,政府和企業主要采用建設堆場或者填埋場的辦法處置鋰渣。
2023年初,宜春印發了《關于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鋰電新能源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二十條措施》。其中,第8條明確提出,在宜豐縣、奉新縣、萬載縣、高安市、袁州區(含宜春經開區)五地規范建設鋰渣消納場,探索推進鋰渣公路路基筑路材料應用等鋰資源循環利用,基本實現貯存能力、處置能力與產廢情況總體匹配。
碳酸鋰期貨連漲7日,逼近12萬/噸
供應端減產,需求端有增長,碳酸鋰期貨一改節前的跌跌不休的態勢,連漲7日。
受宜春鋰礦環保檢查消息的影響,疊加前期澳礦接連宣布減產,此外,青海鹽湖地區在前期經中央環保督察后被指出多處鹽湖資源存在無序開采、違法違規等行為,后續將面臨整改,帶動市場產生供應收縮的預期。
需求方面,1月新能源汽車消費實現開門紅。春節假期電芯廠庫存有一定下滑,節后詢價變得積極。市場傳聞寧德時代3月的排產增加,給材料廠的訂單較多。
業內普遍認為,短期內受礦端減產和環保檢查帶來的擾動,疊加產業端對下游補庫的預期,碳酸鋰期貨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間,但中長期維度看,今明兩年是上游鋰礦和鹽湖放量的大年,碳酸鋰供應過剩的壓力較大。2024年碳酸鋰供過于求的整體局面并未改變。
參考來源:澎湃新聞、財聯社、紅星新聞、證券時報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喬木)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