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日前,在天合光能淮安切片項目一期車間內,各條生產線上一派忙碌景象,工人們有條不紊地操作設備,細細的金剛線把單晶硅棒切割成薄片。“金剛線只有30微米,切成的一張單晶硅片厚130微米。一根硅棒可以生產4500片硅片。”天合光能(淮安)光伏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賀潔介紹,一期正處于產能爬坡階段,預計今年6月達到700萬片/日的產能。天合光能淮安切片項目總投資50億元,去年7月20日簽約,只用了短短4個月便實現一期投產。全部建成后,將成為國內單晶硅切片生產單體面積和產能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項目。
近年來,淮安市高度重視晶硅光伏等新能源產業重特大項目招引,搶抓發展機遇,先后集聚了天合光能、捷泰新能源、阿特斯等龍頭企業,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天合光能淮安基地項目自2022年9月份落戶后,持續擴大投資,不斷拓展在淮產業布局,目前已成為天合光能集團最大的制造基地,也是光伏行業在一個園區的最大制造基地。
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淮安市以龍頭企業為依托,大力招引晶硅光伏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來淮,呈現引進一個、招來一串的“葡萄串效應”。目前,江蘇坤宇集團有限公司年產20萬套新能源光伏接線盒項目、江蘇億能石英有限公司年產1萬噸石英硅材料及石英坩堝項目、淮安睿晶石英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萬噸半導體及光伏石英材料項目、江蘇港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萬噸光伏焊帶項目等多個光伏產業鏈配套項目在建。截至去年底,我市共有光伏產業鏈企業42家,光伏產業鏈應稅開票合計154.93億元,同比增長351.56%。
為促進全市產業集群加快發展,市工信局等部門多次組織召開晶硅光伏產業鏈供需對接會,邀請省儲能行業協會、省光伏產業協會、科技鎮長團專家以及市光伏產業相關企業代表等參加供需對接活動。經牽線搭橋,晶硅光伏產業鏈部分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更加緊密。
一家家龍頭企業落地生根,一個個重大項目加速推進,一條條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短短幾年時間,淮安新能源產業“乘風而起”,實現了晶硅光伏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跨越,成為支撐全市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增長極。淮安市將進一步招引硅片、膠膜、設備制造等上下游配套項目,全力打造光伏產業集群。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初末)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