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色母粒亦稱色母料、母粒,是以樹脂作為載體,添加高比例的顏料、分散劑和功能助劑,通過高速混合、熔融混煉擠出、冷卻切粒后制成的高分子復合著色材料,具有著色效果好、節能、環保、便于儲存和運輸等優點,被普遍應用于塑料制品著色和賦能。
1、色母粒生產工藝及設備
生產工藝色母粒生產工藝要求嚴格,有干法工藝和濕法工藝,色母粒生產工藝仍在發展中。
(1)濕法工藝
濕法工藝是色母粒料經研磨、轉相、水洗、干燥、造粒而成。研磨處理顏料時,需進行一系列技術檢測,如測定研磨漿液細度、擴散性能、固體含量等。濕法工藝有油墨法、沖洗法、捏和法、金屬皂法4種方法。
油墨法
油墨法即油墨色漿的生產方法。配料通過三輥研磨,在顏料表面包覆低分子保護層。研磨后的油墨色漿與載體樹脂混合,以二輥塑煉機進行塑化,最后通過單螺桿或雙螺桿擠出機進行造粒。
沖洗法
沖洗法是顏料、水和分散劑通過砂磨,使顆粒<1μm,利用相轉移法使顏料轉入油相,蒸發濃縮干燥,加入載體后,擠出造粒得到色母粒。轉相需要有機溶劑及相應的溶劑回收裝置,操作復雜,增添了處理的困難。
捏和法
捏和法是將顏料和油性載體摻混后,通過捏和使顏料從水相沖洗進入油相。油性載體包覆顏料表面,使顏料分散穩定,防止凝聚。然后擠出造粒即得色母粒。
金屬皂法
顏料經過研磨粒度達到1μm左右,在一定溫度下加入皂液,均勻潤濕顏料顆粒表面,形成皂化液保護層(如硬脂酸鎂),不會引起絮凝,保持一定的細度。再加入載體高速攪拌混合,擠出造粒得色母粒。
(2)干法工藝
一些企業在生產高檔色母粒時,自行制備預分散顏料,然后用干法工藝造粒。色母粒生產條件隨制品要求呈現多樣化的選擇方案。高攪+單螺桿,高攪+雙螺桿是最通用的生產工藝。
為提高顏料分散性,有的企業將載體樹脂磨成粉料。密煉機+單螺桿、密煉機+雙螺桿也是生產高品質色母粒采用的工藝技術。
2、碳酸鈣母粒功能化應用及研究
碳酸鈣填充改性母粒已廣泛用于編織袋、編織布、編織網、遮陽網及圓絲、扁絲、無紡布類的產品,添加量一般為5%~20%,有的高達30%~40%,市場需求龐大且穩定。
母粒種類繁多,根據載體不同分為PE、PP、PVC、PS、ABS、EVA、PC、PET、PEK、酚醛樹脂、環氧樹脂、丙烯酸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聚氨酯、聚酰胺、氟樹脂色母等。除了填充母粒,根據功能的不同還可分為抗靜電、阻燃、抗老化、抗菌、增白增亮、增透、耐候、消光、珠光、仿大理石紋(流紋)、木紋色等許多類別,在這其中精細加工的碳酸鈣粉體也有廣泛應用。
在深加工技術研究方面,許多研究者結合微納米粉體表界面改性及功能化策略,來提高碳酸鈣粉體在基體中的均勻分散及界面結合效果,賦予復合材料導熱、光熱、抗靜電、電磁屏蔽、及微波吸收等新型的功能,為碳酸鈣在塑料、橡膠、織物、涂料及建材領域的功能化高附加值應用提供新的發展思路。
2024年4月10日~11日,第三屆全國碳酸鈣產業高值化發展交流大會將在江西·吉安舉行,屆時河南大學龔春紅教授將在大會上作《功能性碳酸鈣母粒制備及其多功能應用研究》主題報告,分享塑料母粒行業發展現狀,分析碳酸鈣功能母粒的制備及其應用技術。
專家介紹
龔春紅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材料研究學會超材料分會首屆理事會理事,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電磁防護分會首屆理事會理事,中國材料研究學會智能傳感功能材料與器件分會首屆委員會委員,河南省高等學校青年骨干教師,河南省涂料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主要從事納米材料的結構設計、宏量制備及其在能量轉化與電磁防護領域的應用研究。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各種省級項目及企業合作項目多項,在Nano Research, J. Mater. Sci. Technol., J. Mater. Chem.等國內外期刊上發表SCI收錄論文50余篇。
參考來源:
張亨,等:色母粒的生產和應用現狀,錦西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龔春紅,等:功能性碳酸鈣母粒制備及其多功能應用研究,河南大學
粉體網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昧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