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4月20日,位于海東市樂都區雨潤鎮迭爾溝村的青海天藍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石墨化項目二期第一條生產線正式投產。一期石墨化及預碳化等工序也在滿負荷運行。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10.3億元,分兩期進行。一期投資1.5億元,建設年產1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石墨化加工生產線;二期投資8.8億元,建設年產2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石墨化加工生產線以及3萬噸負極材料配套生產線。該企業目前已跟貝特瑞、紫宸等國內客戶以及日本等國外公司達成合作,計劃將產業鏈延伸至鋰離子電池制造及應用,打造鋰離子電池新能源材料行業全產業鏈。
鋰電池屬于二次電池的一種,與鎳鎘、鎳氫、鉛蓄電池等二次電池相比,鋰電池具有工作電壓高、能量密度大、循環壽命長且無重金屬污染的優點,廣泛應用于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等領域。鋰電池主要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質和電池外殼等部分組成。該生產線加工生產的負極材料作用是儲存和釋放能量,主要影響鋰電池的循環性能等指標。
當前,受碳達峰、碳中和等政策的疊加拉動,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呈現高速發展態勢。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市場前景廣闊、發展潛力巨大,對實現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無論是新能源車還是儲能市場,都處于高增長的階段,且需求有進一步加速的趨勢。”青海天藍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偉說,該企業二期項目于2022年9月開工建設,歷時17個月,今天二期第一條生產線實現投產,第二條生產線目前正在加緊施工,預計6月底建成投產。二期項目建成后,將帶動周邊150人就業,年主營業務收入可達5億元以上,輔產品營收可達3億元以上。
近年來,海東市將發展新能源產業作為經濟工作的頭等大事,搶抓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機遇,積極布局新型功能材料產業,加快動工一批以光伏產業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項目,持續促進全市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石墨化生產線的投產為海東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又一次邁出了一大步。我們將全力配合項目建設,切實解決企業在建設、投運、市場拓展等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為項目建設提供各項要素保障。”樂都工業園區相關負責人說。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蘇簡)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