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發展新型電池產業是推動我市建設綠色低碳產業轉型的重要路徑,山西中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充分發揮我市新能源電池產業與材料優勢,不斷加大產品研發力度,打造高端鋰離子電池硅基負極材料打下堅實基礎。
一走進中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預碳化車間,一派繁忙的生產場景呈現在眼前,車間內各道生產線快速運轉著,車間全員開足馬力趕訂單、忙生產、搶進度,從原料倉庫到生產車間,再到成品堆放點,工作人員嫻熟地操作各種設備,有條不紊地趕制著電池原材料,他們生產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將銷往國內各鋰電池生產企業。
作為我市特色產業,人造石墨負極材料工藝極為復雜,需要很高的純度與精度,因此,山西中烜不斷推動生產技術的更新與迭代,進行科學探索和有效突破。
2月份單線試運行生產,4月份開始雙窯雙線滿負荷運行,每月產量可達3千噸,我們建成投入使用2條隧道窯,相比傳統的碳化工藝,我們引入的自動化新生產方式,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鋰電負極材料碳化的產能產量,并且有效的降低了各項成本。
新能源電池產業是我市重點發展的新材料產業,目前我市的新能源電池主要分為鋰離子動力電池和鈉離子儲能電池兩大系列。其中,鋰離子動力電池在我市已經有一定的發展基礎。
作為鋰離子電池生產的重頭企業,山西中烜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聚合了一體化集成體系,年生產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4.5萬噸,預期年銷售收入14億元,可帶動就業人員400人。
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生產的石墨負極材料同比行業內其他企業同類產品屬于中高端產品序列,項目的試運行實施可使我公司累積負極材料生產建設經驗,為下一步圍繞新質生產力,布局高端鋰離子電池硅基負極材料提供重要的生產經驗。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蘇簡)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