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據中汽創新聯盟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4月,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25.5GWh,占總裝車量71.9%,同比增長48.7%,環比增長7.8%。磷酸鐵鋰電池的市占率突破70%大關。出口方面,磷酸鐵鋰電池在出口占比上也開始崛起,與三元鋰電池基本持平,都達到6.3GWh。而在2023年,磷酸鐵鋰電池出口占比還僅有30%左右。
但在全球范圍內磷酸鐵鋰電池的裝車勢頭明顯向好的局勢下,接連有兩家公司低價轉讓相關項目。
5月9日,安達科技發布公告,公司將持有的內蒙古自治區安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60%股權以1元人民幣轉讓給贛鋒鋰業。轉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內蒙安達股權,內蒙安達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
5月16日,合縱科技發布公告,公司控股公司湖南雅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擬以1.3億元的對價,將其持有的貴州雅友新材料有限公司55%的股權,轉讓給浙江友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友山科技為華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0%持股。此次交易前,友山科技直接持有貴州雅友45.00%股權。交易完成后,貴州雅友成為友山科技全資子公司,也劃歸華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所有。
據悉,2023年10月,贛鋒鋰業與安達科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基于各自的產業優勢,共同成立合資公司以投資建設年產2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制造項目。
2021年,合縱科技、華友鈷業與甕安縣人民政府簽訂協議,投建年產30萬噸電池級磷酸鐵一體化整體項目,并成立了貴州雅友新材料有限公司。磷酸鐵主要用于制造磷酸鐵鋰。目前,項目一期10萬噸磷酸鐵智能工廠已經建成投產,二期20萬噸磷酸鐵項目正式啟動開工。
“難兄和難弟”
兩份公告中都提到了此舉是為了整合優化資產結構及資源配置,進一步優化提升公司治理水平,降低經營管理成本,這從年報及經營情況也可見一斑。
安達科技主營磷酸鐵鋰及其前驅體磷酸鐵,其中磷酸鐵主要用于自產磷酸鐵鋰。年報顯示,安達科技2023年業績全面下跌,公司本期實現營業收入29.64億元,同比下滑54.80%;實現歸母凈利潤-6.34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6.34億元,同比降幅分別達到178.10%、177.68%。其中,磷酸鐵鋰貢獻營業收入23.77億元,同比減少55.26%,產品毛利率同比下降26.40個百分點至-8.71%,帶動公司綜合毛利率下跌23.80個百分點至-4.70%。
安達科技表示,磷酸鐵鋰產品的主要原材料碳酸鋰在2023年價格大幅下跌,在鋰電池產業鏈的價格傳導機制下,磷酸鐵鋰產品價格跟隨下跌。
截至2023年末,安達科技具備12萬噸磷酸鐵、15萬噸磷酸鐵鋰的年生產能力,公司在建項目包括12萬噸/年磷酸鹽前驅體及1萬噸/年碳酸鋰提純項目、24萬噸/年磷酸鐵鋰項目、1.5萬噸/年鋰電池極片循環再生利用項目、5000噸/年補鋰劑建設項目。
而合縱科技作為跨界企業,傳統主業為輸配電行業,從2021年出資設立貴州雅友,到2022年與華友控股共同增資,再到此次出售全部股權,合縱科技及其子公司在股權層面投入2.2億,卻只收回1.3億,三年間損失近億元。
事實上,貴州雅友成立至今業績一直不佳。2023年,貴州雅友實現營收2.45億元,凈利潤-1.20億元;今年前4個月,貴州雅友營收1.11億元,凈利潤-0.43億元,持續虧損。此外,另一家從事陰極銅、精致氯化鈷及電解鎳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的子公司天津茂聯也是連年虧損,資不抵債。
受鋰電材料子公司業績拖累,2023年,合縱科技鋰電業務毛利率為-6.51%,同比大降34.76個百分點,經營陷入巨大困境。
其實不止這兩家,4月22日,惠云鈦業公告稱,終止投資建設年產10萬噸新能源材料磷酸鐵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預計63,349.60萬元。
對該項目終止原因,惠云鈦業解釋稱,鑒于該項目推進過程中,我國新能源材料市場環境、新能源電池上游原材料的市場供需情況等出現了新的變化,結合公司自身實際經營管理及綜合考慮公司資金使用效率情況,綜合評估認為目前該項目的實施條件已發生了變化,其投資建設效益預測不及預期,公司決定終止該項目建設。
所以,磷酸鐵鋰真成“燙手山芋”了嗎?
并不是!
先來看兩個項目的受讓方,兩個鋰電巨頭——贛鋒鋰業和華友鈷業。
一直以來,贛鋒鋰業堅持鋰電上下游一體化的發展戰略,目前公司已開始布局涉及鋰電池制造、正極材料制造、電池回收等鋰電產業鏈多個環節。此次受讓公告更表現出贛鋒鋰業對下游應用環節的重視。
而華友鈷業更是大刀闊斧地加碼磷酸鐵鋰。
今年4月21日,華友控股與貴州畢節市人民政府簽署《貴州畢節磷煤化工一體化項目》,簽約金額為730億元。該項目擬分三期建設,擬投資建設年產150萬噸磷酸鐵和80萬噸磷酸鐵鋰項目,配套建設磷化工綜合開發項目及裝置;擬投資建設年產100萬噸DMC(碳酸二甲酯)、500萬噸焦化、50萬噸焦爐煤氣制甲醇、80萬噸合成氨、100萬噸雙氧水等項目及裝置。其中,項目一期擬投資243億元,建設年產50萬噸磷酸鐵、25萬噸磷酸鐵鋰、200萬噸焦化、30萬噸合成氨、30萬噸雙氧水。
1月11日,華友控股與廣西玉林市人民政府、中廣核簽約,計劃打造鋰電新能源材料一體化智能制造零碳產業園,聚焦發展三元正極材料、磷酸鐵鋰項目、銅箔、鈉電材料等新能源材料新興產業。
市場需求方面,下游電池環節磷酸鐵鋰裝車迎來高潮,寧德時代等主要上市公司近期快速迭代其磷酸鐵鋰新技術和新產品,磷酸鐵鋰電池市場需求回暖。
近期,磷酸鐵鋰材料企業提高排產,甚至三、四梯隊企業的產線也開動起來。湖南裕能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磷酸鐵鋰銷量呈現節節攀升態勢。今年一季度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32.63%,二季度尚未結束,截至目前來看行業需求不錯。德方納米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公司目前排產率較高。二季度下游需求回暖趨勢比較明顯,公司的產能利用率預計會保持較高水平。
參考來源:公司公告、新浪財經、上海證券報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喬木)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