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5月24日,上汽集團舉辦了“向新十年 上汽集團新能源技術發布會”活動,正式發布了面向“新汽車新賽道”的“七大技術底座2.0”。其中“魔方2.0”動力電池系統技術以清陶能源固態電池技術作為重要支撐,將在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三年行動計劃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2014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汽集團考察時強調,“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這一重要指示在當時為全行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統一了認識,消除了雜音,指明了方向,堅定了信心,為汽車行業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動力。
十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產業鏈供應鏈上的優秀企業正源源不斷輸出創新成果,為全球解決能源環境問題、發展汽車產業貢獻新方案、帶來新機遇。
在發布會上,清陶能源聯合創始人、總經理李崢博士以“向新十年 開創行業領先的全固態電池之路”為題,正式發布了上汽集團固態電池三步走戰略,并公開全固態電池量產及裝車時間表。
① 2024年量產第一代光年固態電池已在智己L6搭載:產品液體含量降至10%,采用聚合物/無機物復合電解質。
② 2025年開始在上汽集團自主品牌實現規模搭載:采用高電壓錳基正極材料(富鋰錳基)、耐高壓電解質界面層設計、致密化成型工藝等技術,實現無機電解質鋰離子電導率>4mS/cm,液體含量降至5%。
③ 2026年全固態電池正式量產:2025年底完工首條全固態電池量產線,液體含量降為0,實現極片致密度達到98%,2026年全固態電池正式量產,聚合物/無機物復合,確保電解質材料可加工性和介質的致密化。
李崢博士指出,全固態電池作為全行業公認的下一代電池技術,在這個賽道上從來不乏同行者。早在十年前,就有一批日、美、歐、韓企業與清陶能源一樣,全力推進產業化進程。但是全固態電池產業進程難度極大,不但需要突破材料科學難題,還需要進行工藝裝備創新,培育全新的產業鏈條。
上汽集團與清陶能源在雙方共同成立的固態電池聯合實驗室的基礎上,進一步成立了上汽清陶合資公司,核心目標就是實現全固態電池產業化。目前上汽集團搭載全固態電池的整車項目已經完成立項。
據央視報道,上汽全固態電池產業創新聯合體也在本次活動上正式發布。為了達成2025年生產線貫通、2026年電池量產、2027年裝車量產上市的目標,上汽集團與清陶能源共同組成全固態電池產業創新聯合體,協同攻關,向全固態電池量產發起最后沖刺!
在發布會上,創新聯合體總指揮、上汽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祖似杰,創新聯合體技術總師、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南策文,以及創新聯合體專家北京大學夏定國教授、清華大學張強教授,共同介紹了創新聯合體的面向“材料技術、電池制造、整車驗證”的全鏈條任務。隨后,本創新聯合體成員代表,清陶能源總經理李崢、智己汽車聯席CEO劉濤、上汽清陶副總經理王林、清源新材總經理張雪、冠啟新材料總經理李翔、中能鋰業總經理陳強、鴻寶科技董事長喻世民、新鑫輝自動化總經理葉鑫林共同登臺亮相,并與祖似杰副總裁、南策文院士、夏定國教授、張強教授共同啟動了“全固態電池量產線建成貫通500天倒計時”。
在本創新聯合體中,清陶能源將發揮全產業鏈布局的產業優勢和十余年技術積累的研發優勢,成為創新聯合體的中流砥柱。清陶能源控股子公司上汽清陶負責建設的全固態電池量產線項目,位于上海市嘉定區于田路,預計于2024年第三季度正式開工,2025年內建成貫通。清陶能源與上汽集團聯合建設的烏海固態電池及關鍵材料零碳產業園區將全力支撐全固態電池量產及全球化布局。清陶能源控股子公司清源新材,聚焦聚合物-無機物固態電解質材料量產。清陶能源控股子公司新鑫輝自動化將發揮多年固態電池產業裝備開發量產經驗,為全固態電池電池材料成型創新裝備量產貢獻力量。
參考來源:
上汽集團、央視新聞、網絡公開信息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蘇簡)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