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在光伏級硅料價格持續低迷之際,數家硅料產業龍頭正向“門檻”更高的半導體級硅料領域挺進。
5月24日,在四川樂山舉行的2024年中國多晶硅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常委、副會長兼秘書長段德炳表示,當前國內多晶硅價格水平已跌破行業平均現金成本,對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多晶硅企業經營都帶來了潛在風險和現實困擾。
在此背景下,加碼半導體級硅料(也稱電子級硅料)成為一些硅料行業企業分散風險,開拓新利潤增長點的選擇。相比光伏級硅料6N(純度單位,代表99.9999%,以此類推)-9N的純度,半導體級硅料純度要求一般需要達到11N-13N。長期以來我國半導體行業所需高端半導體級硅料主要依賴進口。
通威股份(600438.SH)近期在2023年年報中披露,2023年,公司生產的可用于半導體產業的1000噸/年電子級多晶硅產品順利通過國內外客戶驗證,并實現海外供貨。
2018年宣布量產半導體級多晶硅的協鑫集團,正準備新上一條5000噸半導體級多晶硅生產線。5月14日,江蘇省自然資源廳規劃方案公示顯示,協鑫集團旗下江蘇鑫華半導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將在徐州市建設年產5000噸大尺寸集成電路用高純硅料及年產1500噸電子特氣項目。
近年來硅料產能位居行業前五的大全能源(688303.SH),2021年底在內蒙古投資建設了總規劃2.1萬噸的半導體級多晶硅項目。對于相關產品目前進展,大全能源5月29日回復稱,項目一期年產1000噸已開始投產運營,近期已有國內外多家下游客戶表達了合作意向,目前正在積極溝通中。
“該項目在團隊搭建、技術創新及潔凈工程建設方面已實現既定目標,隨著半導體級硅料進入試生產運營期,下一步將是產品質量的爬坡期及產品分級驗證期,這個階段需要穩扎穩打,盡快提升產品質量,以最終實現高端產品的順利驗證。”大全能源在回復中稱。
在業內人士看來,“光伏轉半導體”對于硅料生產企業有著極高的門檻,國內企業也需要從各方面進一步縮小與國際一流水平的差距。
大全能源半導體公司相關負責人在受訪時表示,從生產光伏級硅料到生產半導體級硅料要跨越很高的門檻,首先需要解決的是技術路線和管理理念的問題。技術路線的選擇決定了產品等級的定位,涉及了工藝路線、設備選型、材料選擇等;管理理念體現了集成電路行業的特點,涉及了人才儲備、質量體系建設等。
這位負責人坦言,雖然半導體級硅料和光伏用硅料的主生產工藝流程十分相似,但兩者屬于完全不同的行業,這使得兩者的設計理念、設備材料選型、潔凈管控及生產運營體系都存在較大差別。同時,硅料廠商還要應對不同下游客戶的需求,以及技術升級迭代帶來的挑戰。從目前全球市場約4萬噸的整體需求以及技術壁壘的難度來說,“光伏轉半導體”僅適合于極少數硅料廠商。
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導體級硅料下游的硅片行業,國內領先企業滬硅產業(688126.SH)曾在招股書中披露,公司關鍵原材料多晶硅主要向瓦克集團、Hemlock(美國硅料企業)、丸紅株式會社采購。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9月,對三家供應商多晶硅合計采購金額分別占滬硅產業多晶硅采購金額的75.73%、95.51%和94.45%。
一位不愿具名的半導體級硅料企業高管表示,滬硅產業依賴進口硅料,主要原因在于進口產品的質量和供應更為穩定,國內大硅片企業也期望國內硅料企業盡快實現質量穩定、產量有保障的大規模供應,從而在半導體原材料供應上進一步實現自主可控。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星耀)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