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根據上海證券報,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日前表示,與傳統的液態鋰電池相比,全固態電池放棄液態電解質,轉而采用固態電解質材料。這一差別使得全固態電池擁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和溫度適應性等特點,被認為是下一代鋰電池的首選方案之一。但目前全固態電池產業化仍然面臨一系列難題,在關鍵材料、界面、復合電極、單體電池等層面都需要進一步攻關。
歐陽明高表示,相較于中國,日本和歐美在液態鋰電池方面處于落后地位,其發展全固態電池的目標,在于顛覆中國在液態鋰電池方面的優勢。歐陽明高稱,未來3年至5年,中國應打通全固態動力電池全技術鏈,實現對現有新能源車的動力電池換代。
中國車企發力全固態電池,離不開產業鏈合作伙伴的助力賦能。科創板上市公司利元亨日前表示,干法電極核心裝備項目開發成功,已申請并獲得多項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由此,公司已具備生產固態電池的整線裝備研發與制造能力。
“公司為上汽清陶提供了兩條生產線設備。”5月27日,利元亨創始人、副董事長盧家紅對記者說。在她看來,全固態電池是未來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的大趨勢,只是從目前實際來看,需要解決的成本問題和工藝穩定性問題挑戰還很大。“從裝備角度來說沒有問題,但是電池生產的多維度技術耦合還需要時間。”
東方證券認為,固態電池材料體系全面優化,產業鏈存在較多潛在機會。電解質為固態電池的關鍵創新點;正負極材料向高性能方向迭代,將打開高鎳三元、硅基負極乃至鋰金屬負極的應用空間;封裝多采用軟包路線,鋁塑膜需求有望提升。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蘇簡)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