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6月12日,山西日盛達光伏材料有限公司2×1000t/d光伏玻璃生產線及深加工項目正式點火。
據悉,山西日盛達二期工程2×1000t/d光伏玻璃生產線及深加工項目是山西省重點工程,項目占地470畝,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總投資21億元。生產線采用公司自主研發全球首創的低溫在線納米噴涂新裝備和新材料,采用第二代窯爐梯級結構和納米噴涂窯爐全保溫技術,能耗水平行業領先。
項目投產達效后,年產光伏玻璃1.45億平方米,預計年銷售收入26億元,利稅8億元,帶動當地原材料、物流、包裝、倉儲、備品備件等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
日盛達是山西省光伏產業的鏈核企業,也是長治市光伏產業鏈的鏈主企業。其光伏玻璃的生產帶動了原料、物流、倉儲、包裝、備品備件等一批配套企業項目,形成了以光伏玻璃為中心的產業鏈,為長治市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山西日盛達2×1000T/D光伏玻璃生產線及配套深加工項目于2022年3月開工建設,被列為省級重點工程項目,產品主要包括用于單、雙玻光伏組件的3.2毫米、2.0毫米光伏玻璃,以及經過技術升級后的1.6毫米光伏玻璃。產品主要供應于晶澳、隆基、協鑫、英利、華儲、晉能、潞安等國內外各大光伏組件廠商。
據二期項目總指揮曹華介紹,與一期項目相比,二期項目擴大了生產規模,改進了工藝,在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能耗降低20%。整個項目完成后,實現年產光伏玻璃9867萬平方米,預計產值30億元,可提供就業崗位1300余個。
光伏玻璃用石英砂
目前,太陽能用玻璃國家標準為《GB/T 30984.1-2015》,其中規定,超白壓花玻璃Fe2O3含量應不高于0.015%。
當前光伏玻璃用低鐵石英砂質量要求的行業標準為《JC/T2314-2015光伏玻璃用硅質原料》,各個企業在執行過程中有偏差。石英砂形成過程中伴隨著大量的雜質礦物,無法直接找到未經處理就可以滿足光伏玻璃生產用的低鐵石英砂,加工后才能用于光伏玻璃的配料。光伏玻璃對石英砂的質量要求主要體現在四方面:鐵含量、鈦含量、粒度、難熔重礦物。
鐵含量:光伏玻璃用石英砂和普通玻璃用石英砂的明顯區別就在于鐵含量的多少;光伏玻璃中要求石英砂的含鐵量不超過100ppm。
鈦含量:石英砂中的含鈦氧化物會使玻璃著色,降低玻璃的透光性率和透明性。光伏玻璃中要求石英砂的含鈦量不超過300ppm。
粒度:石英砂的粒度大小及級配會影響光伏玻璃的質量。粒度要求為0.71-0.104mm,且0.104mm以下占比不超過5%。
難熔重礦物:石英砂中含有部分鉻鐵礦、鋯英石,屬于難熔重礦物,容易在光伏玻璃上形成結石,對后期成品加工產生影響。所以,光伏玻璃用石英砂對于難熔重礦物的總量要求≤5ppm(以Cr2O3計),單個顆粒直徑≤0.25mm。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富饒的礦產資源
山西省中陽縣弓陽一帶脈石英礦找礦,發現2處找礦靶區:弓陽靶區內粗粒石英巖礦體及長石偉晶巖礦體賦存于呂梁期花崗偉晶巖中,出露長度約45m;任家灣靶區內細粒石英巖礦體賦存于太古界呂梁山群萬年飽組,出露長度約140m,出露寬度約30m。經相關研究表面,可做光伏玻璃生產原料使用。
“超級工人”
智能制造已成為長治制造業的鮮明特征。在山西日盛達的太陽能光伏玻璃生產車間內,只見多臺機器人在運轉,幾乎看不到工人,一個車間只需一兩個人。由形似巨型手臂的機器人在進行超薄高透光伏玻璃生產線上進行下片鋪紙作業。
從下片、搬運到包裝,山西日盛達實現了全程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生產,工人僅進行設備巡查、維護等工作,極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也提高了生產效率。
參考來源:
[1]山西日盛達官網;長治日報;長治市人民政府官網
[2]中國粉體網;中國各省高純石英資源找礦現狀
[3]中國粉體網;光伏玻璃易得,奈何好“砂”難求!
[4]劉楊飛,等: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弓陽一帶脈石英礦地質特征及礦床成因,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山西總隊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九思)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