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湖南省工信廳發布了關于印發《湖南省鋰電池及先進儲能材料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的通知。圍繞鋰電池及先進儲能材料產業,計劃可以概括為“四位一體”、“一核一極三輔”、“六大行動”三大方面。本文對通知中重點提到的固態電池計劃做了梳理。
打造“四位一體”產業體系
聚焦“先進儲能材料—電芯電池制造—終端應用集成—電池回收利用”,打造“四位一體”鋰電池及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體系。
對于固態電池,文中提到加快研究硫化物、鎳錳酸鋰、富鋰錳基等固態電池正極材料及前驅體材料技術,加快研究預埋鋰、金屬鋰等固態電池負極材料技術,加快研究固態聚合物電解質、氧化物電解質、鹵化物電解質、硫化物電解質等固態電解質。
在固態電池電芯電池制造方面,按照“以中試環節為關鍵,加快關鍵材料突破,推動全鏈條創新發展”思路,搭建固態電池政產學研金協同創新平臺,建設集研發、中試、產業化于一體的固態電池孵化基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及重點企業開展中試研發與生產,上門招引固態電池頭部企業,加快形成固態電池產業生態。
構建“一核一極三輔”空間布局
按照湖南省統籌、集中集聚、協同協作要求,重點構建湖南省鋰電池及先進儲能材料產業“一核一極三輔”的空間布局,其他地區結合自身特色,加強產業鏈配套和協作。
“一核一極三輔”即:
一核:做強長株潭核心引領區
一極:做大郴州新興增長極
三輔:建設常德、岳陽、永州三個產業配套區
以鋰離子電池為重點,積極布局固態電池等新型電池及關鍵材料項目,推動產業鏈式發展、集群發展,著力構建涵蓋含鋰礦產資源采選、碳酸鋰生產、正極材料、電芯、電池、廢舊電池回收、尾砂尾渣綜合利用的產業鏈閉環,打造全國一流的“電池之都”。
實施產業倍增“六大行動”
緊抓技術和資源兩個源頭,實施創新能力提升行動、礦產資源固基行動。圍繞項目、企業和市場三個支柱,實施強鏈補鏈攻堅行動、產業主體育優行動和場景應用拓展行動。聚焦能源、金融、人才等關鍵要素配套,實施要素保障賦能行動。
圍繞固態電池等新型電池及新一代儲能材料“研試產用”四大階段,支持企業和高校院所聯合或自主建設一批高水平研發平臺,創建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支持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能源金屬資源與新材料重點實驗室等現有創新平臺加大研發投入,加強“外引內聯”,發揮對鋰電池及先進儲能材料產業的創新引領和技術賦能作用。
以應用為牽引、關鍵問題為導向,聚焦關鍵核心技術、行業共性技術、前沿交叉技術領域,在高性能鋰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等方面,滾動實施一批重大、重點科技創新項目,加強技術研發攻關和突破,推進鋰電池及先進儲能材料產業技術創新。
聚焦鋰電池及先進儲能材料科技成果轉化堵點、卡點和重點,構建“科技成果轉化承載區+科技成果轉化聯盟+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特色科技孵化育成體系。支持企業、高校院所加快鋰電池及先進儲能材料技術和產品標準研制、推廣,形成一批企業、行業、國家標準,構建“技術研發+標準推廣+產業落地”創新生態。
在招大引強方面,瞄準固態電池等新型電芯電池領域,招引一批競爭力強、帶動力大的頭部企業、鏈主企業。圍繞新一代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質、隔膜等關鍵材料以及電池回收利用領域,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綜合效益好的關鍵配套企業。圍繞電池管理系統(BMS)、能量管理系統(EMS)、新能源終端設備等領域,引進一批系統集成與終端應用企業。圍繞產業補短板、鍛長板、布前沿、優生態,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落地見效快、綜合效益好的重大項目。
建立重點項目企業“白名單”制度,提級管控重點項目,做好動態跟蹤,加強新增用能需求保障。壓實“項目長”制,快速響應客戶用電需求,縮短接電周期,對能效達到行業先進水平的固態電池及其材料項目優先保障能耗指標需求。
參考來源:
湖南省工信廳關于印發《湖南省鋰電池及先進儲能材料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的通知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蘇簡)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