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7月10日,格林美發布公告,下屬控股子公司福安青美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武漢動力電池再生技術有限公司與深圳市本征方程石墨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征方程”)經友好協商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公告顯示,三方決定組合技術優勢、產業優勢與市場優勢,從磷酸鐵鋰電池與廢料的回收利用開始,聯合開發石墨烯增強型磷酸(錳)鐵鋰材料產業化技術,從而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環壽命,讓循環再制造的磷酸(錳)鐵鋰材料高值化再利用,并快速推進市場化,化解未來龐大磷酸鐵鋰電池回收利用綠色化與經濟化矛盾,打造世界核心石墨烯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制造基地,推動全球新能源綠色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本征方程聚焦石墨烯創新開發十余年,長期致力于高性能的鋰電正負極材料研發中試生產探索,已成功研發高容量的石墨烯包覆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等;福安青美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已完成2萬噸磷酸(錳)鐵鋰產線建設及批量化生產,具備良好產業化基礎;武漢動力電池再生技術有限公司是全球核心電池回收利用企業與電池級磷酸鐵再制造企業,與全球800多家主流電池廠和整車廠形成鋰電池定向循環合作,具備萬噸級再生電池級磷酸鐵和電池級碳酸鋰制造能力。
根據合作協議,本征方程負責石墨烯的技術開發,提供自主知識產權的石墨烯原材料。武漢動力電池再生技術有限公司負責提供定向循環回收的再生電池級磷酸鐵、再生電池級碳酸鋰等原料。福安青美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負責石墨烯、再制造磷酸鐵、再制造碳酸鋰等材料的后續合成,生產石墨烯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
格林美表示,本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開發石墨烯磷酸(錳)鐵鋰材料產業化技術與市場化推進,有利于組合技術優勢、產業優勢與市場優勢,共同推動石墨烯增強型磷酸(錳)鐵鋰材料產業化應用,推動材料導入主流電池廠、整車廠,實現全產業鏈定向循環,打通“整車廠—電池廠—回收廠”磷酸(錳)鐵鋰材料定向循環產業鏈,推動回收再生材料改性升級,滿足新能源材料綠色化、循環化、低成本、高性能需求,應對碳足跡要求,推動新質生產力高質量發展,符合公司長期戰略發展和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磷酸錳鐵鋰+石墨烯
磷酸錳鐵鋰作為磷酸鐵鋰升級版本,它的誕生是為了在兼具磷酸鹽的安全與循環的優勢上,進一步提高能量密度。但磷酸錳鐵鋰也存在著電導率低、雙電壓平臺、錳溶出導致錳鐵鋰的容量、穩定性、循環性能等達不到預期,導致其工業化生產難度大,材料性能和成本難以兼顧。
為實現產業化,正極材料廠商和電池廠商紛紛提出改性方案,例如將錳鐵鋰納米化、碳包覆、金屬離子摻雜、與三元材料復用等。
其中研究和應用最為廣泛的是碳包覆。通過高溫碳化的方式將碳均勻的包覆在材料表面,一方面,均勻的碳包覆層為電子傳輸提供了介質,可以提高顆粒與顆粒之間的電子導電性;另一方面,包覆可以阻止顆粒長大、抑制顆粒團聚,從而縮短Li+傳輸距離,提高離子導電性。而具有大比表面積的石墨烯附著在正極材料顆粒表面,并相互纏繞形成巨大的高速導電網絡,可以有效提高鋰離子和電子的遷移速率,從而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環壽命。
參考來源:
1.格林美《關于下屬公司簽署聯合開發石墨烯磷酸(錳)鐵鋰材料產業化技術與市場化推進戰略合作協議的公告》
2.國海證券研究所《磷酸錳鐵鋰行業深度報告:升級版鐵鋰,產業化加速在即》
3.智能電池科技《石墨烯應用潛力——石墨烯在鋰電池中的應用》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喬木)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