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山東省工信廳官網公示了2023年度山東省新材料領軍企業培育庫入庫企業名單和50強企業名單。其中,中稀天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榜50強企業名單。
據悉,中稀天馬成立于2010年8月,位于山東省梁山縣馬營鎮,據其官網顯示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以綠色稀土資源為特色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那何為綠色稀土資源呢?其實就是釹鐵硼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邊角料以及“城市礦產”拆解產生的磁材。
中稀天馬氧化釹
據中國粉體網了解,以釹(Nd)、鐠(Pr)、鏑(Dy)、鋱(Tb)等稀土元素為核心制成的釹鐵硼(NdFeB)永磁材料,因其非常突出的內稟矯頑力(Hcj)和最大磁能積(BHmax),在整個稀土永磁行業占據了超過94%的市場份額。隨著可再生能源、商用衛星、自動駕駛汽車、5G互聯等工業的迅猛發展,以及在現代化儀器設備集約化和智能化的發展趨勢下,NdFeB作為關鍵材料之一,其用量在逐年增加,其供應已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為保障磁體供應、構建環境友好型社會,釹鐵硼廢料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逐漸顯現。
釹鐵硼廢料富集了大量的稀土元素,是釹元素的重要二次來源之一,也是鏑元素的唯一回收途徑,將在一定程度上紓解釹鐵硼消費端的需求。釹鐵硼廢料來源于釹鐵硼永磁材料生產直至器件失效的全生命周期。在釹鐵硼生產加工過程中將產生大量的機械加工碎屑、邊角料和油泥碎屑,在制粉、壓型、燒結和成品檢測過程中也存在殘留的原料,這些廢料是釹鐵硼生產加工回收料的主要來源之一,質量比約占釹鐵硼毛坯料量的20%~50%。
釹鐵硼永磁材料生產過程
以燒結釹鐵硼生產為例,機械加工碎屑來源于制粉工序的低粒度粉體,磁泥廢料是機械加工磨削時產生的泥漿狀磨削廢料,邊角料和殘留原料主要為塊狀,來源于切割加工工藝、燒結回火過程產生的輕微氧化廢料以及表面處理和成品檢測未通過的不合格品。2020年我國釹鐵硼生產加工回收料約為8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90%以上,是我國釹鐵硼永磁材料的特色產物。
此外,含釹鐵硼磁體的產品均有一定使用年限,到期即失效。其中電子產品使用年限為3~5年,電動汽車使用年限為10~15年,風力電機使用年限為20~30年。2017年全球報廢的釹鐵硼磁體總量達5萬~7萬t,是釹鐵硼廢料的重要來源之一。
近年來,釹鐵硼回收利用行業作為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的一部分,一直處于上升階段,加之近些年來稀土資源的競爭隨著中美貿易戰的進行日趨激烈,如何實現以NdFeB永磁廢料為代表的稀土二次資源的綠色、高效、可持續地循環利用,對維持我國稀土資源大國地位、提高整體產業鏈的支配能力和實現循環經濟具有重要意義。尤其隨著指令性生產計劃的實施,稀土原礦分離企業的生產被限制,釹鐵硼廢料回收利用行業的發展呈爆發式上漲,中稀天馬應運而生,破空而出。
中稀天馬倡導“資源有限,循環無限”的理念,在綠色稀土資源行業率先提出并實現生產過程中廢水循環利用“零”排放、物料預燒過程中余熱回收成蒸汽再利用。公司主要產品為鐠釹、釓、鋱、鏑、鈥等稀土氧化物及稀土金屬,目前具備稀土廢料年處理36000噸的生產能力。其中,氧化鐠釹是生產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的主要原料,廣泛應用于電子、電力機械、醫療器械、五金機械、航天航空等領域。
中稀天馬氧化鐠
中稀天馬在稀土資源回收利用及山東新材料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與其董事長林平的經歷緊密相關。1987年畢業于西安冶金建筑學院有色金屬冶煉專業的林平,畢業后在包頭稀土研究院工作7年,專門從事稀土濕法、火法工藝的研發和生產,1994年作為專業人才引進到青島市,后專業從事釹鐵硼廢料綜合回收利用研發和生產。
二十多年來,林平把握行業脈搏,憑借自己對釹鐵硼廢料綜合利用的深厚、獨到的見解,不斷完善公司治理,優化制造工藝,強化內控建設,建立起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在創造巨大社會、經濟效益的同時,踐行社會責任,推行“科學管理、綠色生產”的經營模式,為企業新時代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參考來源:
[1]劉魯靜等:釹鐵硼廢料資源化回收利用研究進展及雙碳建議,中國科學院綠色過程與工程重點實驗室
[2]許軒等:釹鐵硼廢料綜合回收技術的研究進展,內蒙古大學
[3]李世健等:釹鐵硼廢料循環利用技術現狀與展望,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4]中稀天馬官網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平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