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制約全球鋰電行業發展的關鍵瓶頸有幾大問題,高比能電池的開發,長壽命電池的應用,全溫區、高安全電池的解決。這幾個問題也可以總結為全固態電池的技術突破問題。
全固態電池結構很簡單,所以從關鍵材料創新、突破才能實現電池性能的提升。而全固態電池的核心關鍵材料一般是指固態電解質和正負極材料。
在固態電解質方面,主要分為聚合物、硫化物、氧化物三大方向,但是每一種方向都有明顯的利弊性。
聚合物固態電解質:優點在于易加工,與現有電解液生產設備、工藝兼容性好,且機械性能優異。然而,其離子電導率較低,化學穩定性欠佳,電化學窗口較窄,限制了其應用潛力。
硫化物固態電解質:具有高離子電導率和良好的熱穩定性,被視為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固態電解質之一。但其對空氣敏感,制備難度大,且電化學窗口相對較窄,界面穩定性問題也增加了研發難度和成本。
氧化物固態電解質:具備較高的離子電導率和出色的熱穩定性,能夠在高溫下保持穩定,且電壓窗口高,適用于高壓正極材料體系。然而,其脆性較大,制備工藝要求高,成本也相對較高,同時與電極材料的界面接觸性較差,需通過界面修飾等方法改善。
對于正負極材料,目前生產中用的基本上都是高鎳三元正極,負極用的是石墨或者硅碳負極,而固態電池的終極目標是使用金屬鋰或高鋰含量的輕量化負極,這樣才能把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做高。
在固態電池關鍵核心材料的研發上,常州大學晏成林教授團隊主要專注于大容量、高功率、長壽命和耐低溫固態鋰電池產品的研發。現已開發出了高性能硅基鋰電池材料、硅復合鋰電池材料、新型固態電解質材料等多種材料,取得了豐碩成果,不僅推動了固態電池技術的進步,也為新能源汽車和便攜式電子設備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針對固態電池相關的技術、材料、市場及產業等方面的問題,中國粉體網將于2024年9月5-6日在常州舉辦第六屆高比能固態電池關鍵材料技術大會。為致力于固態電池技術開發的企業,科研院校,以及電動車、儲能、特種應用等終端企業提供信息交流的平臺,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推動行業發展。屆時,常州大學副校長晏成林教授將作題為《全溫區、高安全、長壽命固態電池核心關鍵材料》的報告,報告將介紹其團隊在固態電池核心關鍵材料的研發成果及進展。
專家簡介:
晏成林,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大領軍人才項目入選者,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會士,現任常州大學副校長,曾任蘇州大學能源學院院長、蘇州大學張家港工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德國萊布尼茨固態和材料研究所課題組長/博士生導師等。晏成林教授是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晏成林教授任全國石油和化工高比能電池核心關鍵材料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專項評審專家,國家電化學儲能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項目驗收組專家,中國化學會首屆能源化學學術會議等多個國際/國內能源領域大會主席,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評估專家,江蘇省鋰電池材料產業創新聯盟理事長,江蘇省軍民融合鋰電池系統集成中心主任,江蘇省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研究成果榮獲2022年度江蘇省行業領域十大科技進展、碳達峰碳中和科創聯合體十大科技進展。
參考來源:
常州大學官網、粉體網、網絡公開信息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蘇簡)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