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鋰離子電池在化成過程中,負極SEI膜的形成會消耗大量活性鋰,特別是在添加部分高容量硅基負極材料的情況下,導致電池首周庫侖效率和電池容量低。活性鋰的損失也是造成電池容量衰減的主要因素之一。補充活性鋰是提高電池能量密度,提升壽命的有效手段。
補鋰也叫“預鋰化”,“預嵌鋰”,是在電池工作之前向電池內部增加鋰來補充鋰離子。通過預鋰化對電極材料進行補鋰,抵消不可逆鋰損耗,以提高電池的總容量和能量密度。目前已報道的補鋰的途徑很多,主要是負極補鋰和正極補鋰兩大類。
典型的正極補鋰是在正極合漿過程中添加少量高容量材料,在充電過程中,Li+從高容量材料中脫出,補充首次充放電的不可逆容量損失。目前,作為正極補鋰添加劑的材料主要有:富鋰化合物、基于轉化反應的納米復合材料和二元鋰化合物等。
負極補鋰即在負極中引入活性鋰,用于補償其因SEI膜生長引起的容量損失。相對于正極補鋰,負極補鋰通常采用金屬鋰進行補鋰,其對能量密度和循環性能提升更為顯著。負極補鋰工藝主要有鋰箔補鋰、鋰粉補鋰、化學補鋰、電化學鋰化等,其中鋰箔補鋰、鋰粉補鋰較為成熟,是目前常用的補鋰工藝。不過,由于金屬鋰粉的高反應活性,目前仍存在較大安全問題,因此,相對而言鋰箔補鋰工藝較為安全。
負極鋰箔補鋰是最有希望量產應用的方式之一,行業研究較多,能有效提升電池性能。但實際使用過程中也面臨一些問題,例如,如何制備超薄鋰箔以匹配倍率型電池的需求,如何解決高硅負極補鋰時的產熱問題,性能提升和成本的平衡問題。
什么是鋰箔補鋰呢?鋰箔補鋰是利用自放電機理進行補鋰的技術。金屬鋰的電位在所有電極材料中最低,由于電勢差的存在,當負極材料與金屬鋰箔接觸時,電子自發地向負極移動,伴隨著Li+在負極的嵌入。
上汽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積累,將補鋰技術和固態技術相結合,應用于高鎳-高硅電池、錳系正極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電池能量密度和壽命得到明顯改善。
針對固態電池相關的技術、材料、市場及產業等方面的問題,中國粉體網將于2024年9月5-6日在常州舉辦第六屆高比能固態電池關鍵材料技術大會。為致力于固態電池技術開發的企業,科研院校,以及電動車、儲能、特種應用等終端企業提供信息交流的平臺,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推動行業發展。屆時,上汽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工劉京亮將作題為《負極補鋰技術在固態電池中的應用》的報告,報告主講人將介紹清陶能源補鋰和固態電池相結合的技術。
專家簡介:
劉京亮,2012年北京科技大學碩士畢業;2016年加入上汽清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現任電芯研發副總工。
參考來源:
鋰離子電池正負極補鋰技術.鋰電聯盟會長
一文帶你了解鋰電池補鋰技術!.新能源汽車產業動態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蘇簡)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