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自2022年11月碳酸鋰價格達到60萬元/噸的高點以來,價格持續走低。進入2024年,碳酸鋰價格在10萬元/噸上下浮動,并從5月中旬開始持續下跌,到6月中旬已跌破10萬元/噸。9月初,碳酸鋰報價在8萬元/噸關口上下徘徊。這種價格趨勢對鈉離子電池的成本優勢構成了一定挑戰,因為鈉離子電池的競爭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其相對于鋰離子電池的成本優勢。
此前鋰價上漲引發的鋰電池成本焦慮,是鈉離子電池近年來能夠異軍突起的主要原因。根據去年下半年以來碳酸鋰價格的一路狂跌,目前仍在低位徘徊的情況看,鋰價回落已對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產生了明顯的沖擊。受制于硬碳負極等關鍵原材料成本、鈉離子電池生產制造工藝的工程能力和規模化率短期內難以突破的影響,致使鈉離子電池尚不具備與更高能量密度的鋰電池在成本上的顯著優勢,在一定程度延緩了鈉電池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和產業化的進展。
然而,鈉離子電池仍具有鈉資源儲量豐富、成本低廉、能量轉換效率高、循環壽命長、維護費用低、安全性高等諸多優勢。因此,盡管成本優勢有所縮水,但鈉離子電池在特定應用場景下仍具有競爭力。
一是在儲能領域,隨著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市場的快速發展,對電池的需求不斷增加。鈉離子電池憑借其低成本、高安全性及良好的高低溫性能等特點,成為鋰離子電池的有力補充。特別是在大規模儲能領域,鈉離子電池的規模化應用正在逐步展開,市場需求潛力巨大。
除了儲能市場外,鈉離子電池在電動交通領域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例如,在低速電動車、兩輪車等領域,鈉離子電池憑借其成本優勢和安全性能,已經實現了裝車測試并開始上市銷售。此外,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拓展,鈉離子電池有望在更多車型上得到應用。
雖然目前鋰價下跌,但從長遠來看,資源的有限性和市場需求的波動,使得碳酸鋰價格的未來走勢充滿不確定性。而鈉離子電池所依賴的鈉資源,儲量豐富且分布廣泛,這為其長期穩定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在低鋰價背景下,鈉電的發展需要綜合考慮成本優勢、市場需求、技術創新和產業鏈協同等多方面因素。通過加強技術研發、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拓展應用場景等措施,鈉離子電池有望在新能源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24年10月29-31日在上海跨國采購會展中心,由北京粉體技術協會與柏德英思展覽(上海)有限公司聯合主辦2024第二屆鈉離子電池材料技術研討會。屆時,來自中南大學的周向陽教授將作題為《低鋰價背景下鈉電發展思考》的報告。報告將從分析鋰鈉離子電池的異同點、鈉電理論上應該可以發揮的優勢以及現階段鈉電發展緩慢的原因入手,對鈉電成本優勢、性能優勢均沒有得到有效發揮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并對電極材料體系開發、電芯制造工藝技術以及市場推進策略提出一些見解。本報告對目前鋰價低迷背景下的鈉電產業如何發展有一定指導意義。
嘉賓簡介:
周向陽, 1969年1月出生,中南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ISE、TMS與ACS會員,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以及無機鹽學科學術帶頭人,《化學工程與技術》等雜質編委。近年來一直圍繞鋰/鈉離子電池材料低成本制備、廢舊電池回收以及碳酸鋰提取等方面開展研究。發表高水平論文100余篇,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00余項,其中18項實現成果轉化;獲省部級科技發明/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省部級技術進步/發明二等獎4項。
參考來源:中國能源報、北極星儲能網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喬木)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