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9月份,多地相關政府部門發布政策,涉及固態電池等關鍵技術,為固態電池產業化發展再添動力。
鄭州市:《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關于促進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
9月14日,鄭州相關部門發布《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關于促進鋰電新能源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指出針對鋰電池、固態電池及儲能電池、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金氧半場效晶體管、數字信號處理等關鍵元器件的重大項目,可給予累計最高6000萬元資助。
在固態電池項目方面,今年7月份,鴻海科技集團發布公告稱,鴻海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團同河南省政府簽署了《河南省政府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加快推進新事業項目戰略合作協議》。富士康表示在鄭州航空港布局發展固態電池產業,重點打造固態電解質、半固態及全固態電芯研發和生產制造項目。
北京市:《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
9月26日,北京市相關部門印發《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指出要加快固態電池、高功率密度航空電機、高效電控系統、混電推進系統等技術攻關。
北京市主要的幾家固態電池企業:
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固態電池技術產學研孵化企業,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具有40余年固態電池產業研究經驗,在多個固態鋰電技術領域實現“首次”突破。公司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泓、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俞會根共同發起創辦。聚焦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高功率、寬溫區、長壽命的混合固液、全固態電池等產品,應用覆蓋新能源汽車、儲能、無人機、電動船舶等多個領域。
北京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由科技部批復設立,是汽車行業首個國家級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公司定位于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以新能源智能汽車關鍵技術研發為核心使命,以平臺型創新組織形態構建產業創新生態,以需求導向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以市場化機制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立足北京、面向全國、輻射全球。聚焦重點技術領域研發能力建設、關鍵技術領域測試能力建設等,在固態電池研發領域主要涉及LLZO,LATP,NZSP等氧化物固態電解質。
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包括有研科技集團、華鼎新動力基金、一汽、上汽、東風、北汽、華晨、長安、廣汽、宇通、寧德時代、貝特瑞、東軟瑞馳、天津力神14家股東,公司主要開展新能源汽車用動力電池共性技術研發、動力電池及關鍵材料測試驗證、鋰電產品設計制造及中試孵化三大主營業務。公司主要研究硫化物、鹵化物體系全固態電池,在固態電解質方面,應用干濕結合粒度控制技術,電解質粒度D50達到1μm以下,并實現電解質批量制備,形成了SC10F、SB04E、SA02A、HA01C等系列產品,服務行業客戶四十余家。此外,國聯研究院已經實現了正負極極片和電解質膜的卷對卷制備,并設計了4Ah小軟包電池,能量密度能夠達到350Wh/kg,可以通過針刺和200度熱箱安全測試。
青海省:《青海省推動工業綠色轉型實施方案》的通知
9月27日,青海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青海省推動工業綠色轉型實施方案》的通知,強調了固態電池等關鍵技術的發展。
該方案提出了延鏈補鏈強鏈的行動計劃,旨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規模化倍增,提升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綠色低碳產業的比例。此外,還將謀劃布局儲能和固態電池等未來產業,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融合、集群和生態發展,力爭形成新能源、新材料和數字經濟的千億產業集群。
據悉,今年9月26日,青海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陳永祥赴西寧市南川工業園區實地調研青海弗迪電池、青海時代新能源公司等新能源電池制造企業,參觀企業動力電池產線并就固態電池關鍵材料設計及制備技術創新進展進行了深入交流。
今年3月,青海隆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世壹新能源科技(青海)有限公司在青海投資的大容量聚合物PACK產線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預計總投資約32億元人民幣,將形成7.6億安時固態大容量電池產能,有望成為該地區最大的儲能裝備制造商。
重慶市:《重慶市推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
9月27日,重慶市在固態電池領域出臺了新政策《重慶市推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該文件支持高校、科研機構、重點企業等積極發展低空經濟領域,探索發展固態電池、鈉/鎂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儲能、飛輪儲能等技術應用。
其中,重慶太藍新能源有限公司作為重慶市固態電池研發的領頭企業,擁有軟包高比能固態電池、軟包超快充固態電池、方形鋁殼超快充固態電池、全固態鋰金屬電池等多種固態電池產品,全固態鋰金屬電池更是世界首塊車規級單體容量120Ah,實測能量密度達到720 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體型化全固態鋰金屬電池,刷新了體型化鋰電池單體容量和最高能量密度的行業紀錄。
在產能儲備方面,目前太藍新能源已經投入使用和即將啟用的產能儲備達到5.2GWh,包括位于重慶兩江新區的兩座半固態電池工廠和安徽淮南動力電池產業園。企業一方面與新能源汽車主機廠形成業務合作,另一方面現已為客戶定制開發出多種適配高速電摩、兩輪電車的Pack電池組,測試表現優秀,并陸續交付產品。
各地政府政策的出臺,彰顯出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的高度重視和支持,為固態電池等新技術、新產品的快速迭代和應用創造了有利條件。
參考來源:
各地政府網站、企業官網、粉體網、網絡公開信息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蘇簡)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