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碳酸鈣號稱“百搭材料”,在各行各業中都隱藏著它的身影。不過,談及碳酸鈣在食用菌生產中的應用很多人并不熟悉。
1、碳酸鈣在食用菌生產中的應用價值
據了解,在食用菌種植過程中碳酸鈣主要作為酸堿緩沖劑,幫助調節培養基的pH值,確保食用菌的健康生長。此外,輕質碳酸鈣(石灰石)還是食用菌生產中常用的一種原料,因為它具有高純度、高白度、細度高的特點,能夠保證食用菌產品的品質。
調節pH值:輕質碳酸鈣有助于調節培養基的pH值,使之適宜食用菌的生長。
用量:在食用菌生產中,輕質碳酸鈣的用量一般為0.6-1%,具體比例可以根據配方和食用菌品種進行調整。輕質碳酸鈣的細度通常選擇40-100目,這樣的細度更有利于食用菌的吸收。
2、碳酸鈣在食用菌生產中的應用案例
(1)羊肚菌
舟曲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公開了一種羊肚菌外源營養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其中,所述羊肚菌外源營養配方的原料組分及重量份數為:麩皮30-40份、大豆皮10-15份、柚子皮粉8-12份、菌糠25-35份、蛋殼粉6-10份、蘿卜葉粉6-10份、石灰1-5份、碳酸鈣0.5-2份。本發明的羊肚菌外源營養配方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產量高、利潤好,可促進農業廢棄資源的高效利用,對環境無污染,為低成本、生態化且高效的羊肚菌外源營養配方。
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公開了一種兼性菌根型羊肚菌栽培用人造材料及其用途,提供一種能顯著提高兼性菌根型羊肚菌的單位面積出菇產量的人造材料。所述人造材料為顆粒狀的三層復合材料層結構,由內到外依次包括內層二氧化硅核心,中間營養層和外層碳酸鈣層。該材料可在不同階段針對性的滿足兼性菌根型羊肚菌的生長要求,進而能夠極大地提高兼性菌根型羊肚菌的單位面積出菇產量。
(2)雞樅菌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公開了一種甘蔗地套種雞樅菌的方法。主要包括采集野生雞樅菌子實體、制備玉米粒菌包、滴灌含磷水溶液等步驟。其中,施加碳酸鈣(每畝施加280~320kg)和含磷溶液可以提高雞樅菌的結實程度,改善口感。
(3)長裙竹蓀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公開了一種高產長裙竹蓀培養料及其栽培方法。所述的高產長裙竹蓀培養料,以栽培面積667m2為基準,竹絲粉3000kg,尿素40~45kg,輕質碳酸鈣20kg,石膏粉20kg,濕度控制在65~70%,pH值5~6。在江口縣太平鄉林下種植長裙竹蓀200畝,畝產350~500Kg,干品70~100Kg,畝產值2~3萬,除成本7000元,純利潤1.3~2.3萬,既降低栽培成本,又提高經濟價值,同時又促進食用菌皇后長裙竹蓀種植的可持續發展。
(4)猴頭菇
長沙地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公開了一種猴頭菇種植方法。其中培養料配方包括:闊葉樹木屑50~80質量份、甘蔗渣10~20質量份、麥皮5~20質量份、碳酸鈣2~4質量份、過磷酸鈣1~3質量份、白糖0.5~1質量份。
(5)姬松茸
安康市富硒產品研發中心公開了一種富硒姬松茸的栽培基質配方及其制備方法。該配方由培養料基質和外源硒組成,培養料基質為:含硒油菜秸稈40~50份、干牛糞30~40份、玉米芯顆粒5~10份、香菇廢菌屑20~30份、過磷酸鈣2~3份、輕質碳酸鈣2~3份,外源硒按培養料基質的干物質計硒元素含量為10mg/kg。
(6)桑枝食用菌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公開了一種DNJ高保留和高營養價值的桑枝食用菌栽培料及其制備方法。其中栽培料按質量份計算包括以下組分:蠶蛹2-8;蠶沙10-20;桑枝屑30-60;干玉米芯20-25;麥麩15-20;輕質碳酸鈣0.5-1.0;石灰0.5-1.0。
(7)平菇/金針菇/香菇
安慶市義云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公開了一種食用菌的培養基包括以下重量份比的原料:基礎成分:玉米糊100g;秸稈粉末100g;葡萄糖3g;碳酸鈣2g;磷酸氫二鉀1g;硫酸鎂1g;膽礬1g;香辛料2g;食用菌生長調節劑2g。這些生長調節劑共同作用,可以促進平菇、金針菇和香菇的生長和發育,增加產量。
(8)雙孢菇
阜陽師范大學公開了一種基于土壤原料生產雙孢菇覆土的方法。本發明生產的覆土使用粘壤土、高嶺土、以及腐熟充分的糞肥和小麥秸稈混合物作為主要的材料,聚丙烯酰胺、小麥淀粉、豆漿及三十烷醇和碳酸鈣等作為添加劑,同時添加伴生菌得到本發明產品。本發明生產出的覆土團粒結構松散、透氣性和保水性優良,用于工廠化雙孢菇生產時可完全替代黑土,生產的雙孢菇菇潮期短、產量高、一級菇占比高。
(9)秀珍菇
連云港安康食用菌有限公司公開了一種提高秀珍菇活力的栽培料,按干物質重量百分含量計,該栽培料包含以下原料組分:木屑41%61%、麩皮25%、水稻秸稈10%30%、石灰粉2%和輕質碳酸鈣2%。本發明中通過比較10種不同菌種在篩選栽培料上的出菇情況比較栽培料提高秀珍菇菌種活力的效率。本發明篩選的栽培料可顯著提升秀珍菇母種活力且安全可靠,方法簡單,成本低廉。
(10)繡球菌
福建容益菌業科技研發有限公司公開了一種高產繡球菌菌絲體發酵培養基及制備方法。培養基組成主要為:土豆浸提液80%,葡萄糖1%~2%、蛋白胨0.1%~0.2%、瓊脂0.1%~0.2%,馬尾松針粉末0.02%~0.05%,磷酸二氫鉀0.15%~0.25%、硫酸鎂0.1%~0.2%、碳酸鈣0.1%~0.18%、維生B10.0005%~0.0015%,余量為水,各組分質量分數之和為100%,滅菌后制成發酵培養基。采用本培養基培養的繡球菌菌絲體,較之傳統的的固體培養,菌絲生長速度快;較之普通的液體培養,菌絲生物量提高了47.5%,菌絲生長速度和生物量的提高,極大縮短了食用菌母種的制備周期。
(11)花臉香蘑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牡丹江分院公開了一種花臉香蘑栽培方法。主要包括:制備花臉香蘑栽培營養液、制備花臉香蘑栽培種、制備花臉香蘑栽培料、鋪料接種、催蕾出菇管理和花臉香蘑的采收等步驟。其中營養料為:碳源、氮源、磷酸二氫鉀、硫酸鎂七水、硫酸錳一水、氧化鋅、碳酸鈣和黃原膠,將之添加于蒸餾水中,形成的混合溶液即為花臉香蘑栽培營養液。
(12)杏鮑菇
南京財經大學公開了一種促進排鉛的富硒杏鮑菇的栽培基料及制備方法和栽培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制備用原料:玉米芯31~35份,木屑20~24份,麩皮18~22份,豆粕8~12份,玉米粉5.5~7.5份,甜菜渣5.5~7.5份,石灰1~4份,輕質碳酸鈣1~4份和富硒酵母0.1~10份。
(13)金針菇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公開了一種金針菇工廠化生產的栽培料配方及生產方法。所述金針菇的栽培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組成:播娘蒿42%~50%、棉籽殼28%~32%、麩皮12%~16%、大豆粉5%~10%、碳酸鈣0.5%~2.0%、石灰1.0%~3.0%、硫酸鎂0.2%~0.5%。
(14)黑木耳
溫泉縣天源花卉有限責任公司公開了一種黑木耳種植菌袋配方及種植工藝。該配方由以下百分比重量份原料組成:營養主料50-70%、營養輔料2545%、玉米面2-10%、白糖1-2%、石膏白灰0.5-1.5%,磷酸二氫鉀0.1-0.3%和碳酸鈣0.20.5%。其中,輔料可以很好地控制pH值,提升產量,同時提供一個良好的培養環境,提高菌絲培養效率。
參考來源:專利之星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昧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