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低空飛行器(以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為例)通常采用的是能量密度為280~320Wh/kg的鋰離子電池,該類電池能量密度較高,在高倍率放電性能方面可滿足低空飛行器的短時使用需求,但從長期來看,該類電池的能量密度仍無法覆蓋低空飛行器所有的應用場景。
從能量密度來說,eVTOL垂直起飛所需的動力是地面行駛的10-15倍,商用門檻高達400Wh/kg,而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可以達到500瓦時/千克,未來2040年目標1000Wh/kg。
從充放電倍率來說,eVTOL的飛行需要經歷起飛、巡航、降落等階段,其中起降階段要求電池的瞬間充放電倍率在5C以上,而固態電池的充電速度比傳統鋰離子電池快大約5~6倍,≥1000次。
從安全性來說,低空經濟需要很高的安全性,固態電解質的使用有效降低了電池自燃的風險。所以,eVTOL對電池能量密度和功率、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給固態電池提供了發展空間。
固態電池在eVTOL領域的應用持續升溫,國內許多企業也在該領域積極布局。其中,合源鋰創(蘇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合源鋰創)固態電池20GWh智慧工廠項目已完成簽約開工,該項目主要生產新能源車、無人機、航空航天、家用消費電子、儲能等實際使用場景的高性能固態電池。
合源鋰創創始團隊分別來自東風汽車前瞻技術研究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及新能源相關產業公司,擁有近20年固態電池技術開發與工程化、產業化經驗,曾在東風汽車主導完成全球第一個車規級固態電池小批量示范運營項目,并獲得國家工信部第一張固態電池上車公告,擁有車規級固態電解質材料、電芯、BMS、PACK全價值鏈交付經驗。據悉,合源鋰創自主研發的能量密度350Wh/kg固態電池產品已經逐步下線并完成了第三方檢測和送樣,通過了GBT 38031測試及嚴苛針刺測試。
針對固態電池相關的技術、材料、市場及產業等方面的問題,中國粉體網將于2025年3月18-19日在安徽·蚌埠舉辦2025全固態電池技術交流大會暨第一屆干法電極技術研討會。為致力于固態電池技術開發的企業,科研院校,以及新能源汽車、儲能、消費電子等終端企業提供信息交流的平臺,開展產、學、研合作,助推固態電池產業化發展。屆時,合源鋰創(蘇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敏將作題為《固態電池技術在低空飛行領域的應用探索》的報告。
專家簡介:
劉敏博士,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曾任職于東風汽車集團擔任固態電池負責人,專注于固態電池先進技術研究和產業化。擁有10余年固態電解質材料研發和固態電池產業化經驗,于2022年成功推出全球首個高比能固態電池示范運營項目,獲得國內首個固態電池整車車型公告。具備從技術到產品,從產品到市場的全價值鏈體系開發能力,曾主持2個國家重大專項課題,獲得2023年金雞湖領軍人才稱號,2024年姑蘇創業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擁有發明專利30余項,發表SCI論文10余篇。2023年創辦合源鋰創(蘇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參考來源:
企業積極布局固態電池,量產應用仍需時日. 中國證券報
合源鋰創(蘇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蘇簡)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