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石英雖然是地球上含量最高的礦物之一,但高純石英原料只有在滿足一系列特定化學和物理參數的地質條件下才能形成。目前僅有少數石英礦床適合加工為高純石英,且處理工藝極其復雜。
最早的高純石英使用一、二級天然水晶為原料,隨著高科技行業快速發展,有限且逐漸枯竭的天然水晶并不能滿足高純石英巨大的市場需求。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以花崗偉晶巖、日本以細粒偉晶巖、俄羅斯和德國則以變質石英巖和脈石英為原料加工高純石英。目前,以天然石英礦物為原料已成為獲取高純石英的最主要方式。
在可預見的未來,高新技術行業不僅對高純石英的需求量將逐漸增加,而且對高純石英的質量要求將更加嚴苛。選擇合適石英原料是成功加工出高純石英最為關鍵的一步,對石英原料進行工藝礦物學研究,確定天然石英礦物中雜質元素賦存狀態,對選擇合適的高純石英原料和確定有針對性的石英除雜提純方案極其關鍵。
目前利用天然石英礦物加工高純石英技術已經逐漸成熟。制備高純石英的傳統工藝流程基本都是按照“分選→粗碎→煅燒-水淬→磨礦→篩分→磁選(或電選、色選)→浮選→酸浸(加壓酸浸、微波酸浸)→氯化焙燒”的順序,依次使得高純石英原料完成單體解離,產生微裂紋,破碎包裹體,分離獨立伴生礦物,去除表面金屬雜質,析出內部晶格雜質,但是具體制備工藝需根據原礦的礦物學屬性進行進一步確定。
其中,包裹體雜質和晶格雜質決定了石英礦提純加工的極限,雖然關于這兩種雜質脫除技術研究已久,但效果不佳,是以后高純石英加工研究的重點。高純石英作為高新技術應用領域的關鍵性原材料,我國必須掌握其加工技術,借鑒國外高純石英制備經驗,我國需要進行合適的大型優質石英礦床的勘探、高純石英原料的工藝礦物學和高純石英加工技術與設備等方面的研究。
2025年4月23-24日,由中國粉體網、中粉會展主辦的“2025全國半導體行業用高純石英材料產業發展大會”將在江蘇南京召開,屆時來自蘇州中材非金屬礦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高級工程師賀洋,將做題為《高純石英原料分析及提純工藝》的報告。
賀洋,蘇州中材非金屬礦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中國硅酸鹽學會礦物材料分會青年理事。主要從事非金屬礦提純(高純石英)、礦物材料深加工及復合材料制備等研究,主持完成各類非金屬礦開發和咨詢項目30余項,其中石英項目10余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級2項,獲授權發明專利11項,發表論文10余篇。
參考來源:
孫紅娟:典型高純石英原料評價方法及提純技術
馬超等:高純石英原料礦物學特征與加工技術進展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平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