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重慶研究院(以下簡稱“哈工大重研院”)建設的“紫丁香非金屬材料研發及產業化中試平臺”獲得市級認定,同時其氮化硅電子陶瓷基板中試產線也已建成投用。
紫丁香非金屬材料研發及產業化中試平臺是哈工大重研院建設的產業化賦能與中試服務平臺,平臺圍繞先進陶瓷材料等領域開展科研及產業孵化,承擔有新材料方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
該平臺已建成氮化硅電子陶瓷基板等5條中試產線以及先進材料產業孵化載體,共計1.2萬㎡,可提供工程開發、樣品試制、場景應用、工藝改進等在內的專業化中試服務以及技術轉移轉化、科技金融等在內的產業孵化服務。截至目前,平臺已累計開展中試服務重點項目52個,轉化產品15個,培育新材料方向企業22家。
據了解,哈工大重研院是由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哈爾濱工業大學于2020年合作共建的事業單位類型新型研發機構,是哈爾濱工業大學首個綜合性地方研究院,是學校立足重慶、輻射西部地區的橋頭堡、排頭兵,是連接西部地區與學校優勢資源的重要窗口。
在先進陶瓷科學研究方面,哈工大重研院建有先進陶瓷及智能制造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主要從事陶瓷3D打印技術、電子陶瓷基板等先進陶瓷材料及器件的研發與應用研究,主要采用增材制造、流延、粉末冶金等技術,研制產品涵蓋頻率選擇表面、共形天線、先進電子陶瓷基板、電子電路、增材制造用耗材(3D 打印機、線材、陶瓷及金屬導電漿料等)。
哈工大重研院2022年科技成果匯編顯示,該單位以優良的陶瓷粉體為原料,設計添加多元體系的燒結助劑和分散劑、增塑劑、粘結劑等多種功能性助劑,采用先進的流延成型工藝技術和燒結工藝,制備出了高性能氧化鋁(Al2O3)、氧化鋯(ZrO2)、氧化鋯增韌氧化鋁(ZTA)、氮化鋁(AlN)和氮化硅(Si3N4)電子陶瓷基板。陶瓷基板厚度在0.25~2.0mm,尺寸最大可至5.5in×7.5in,平整度高(翹曲度≤0.3%),瓷質致密,表面粗糙度小,熱震穩定性優良,激光加工性好,加工精度高。其中Si3N4電子陶瓷基板的熱導率≥80W/(mk),抗彎強度≥600MPa。該成果技術成熟度已達到7級。
如今,隨著氮化硅電子陶瓷基板中試產線也已建成投用,標志著該研究成果將不再躺在實驗室。從樣品到商品,他們即將邁過最為艱難的一環,距離規模化投放市場變得指日可待。哈工大重研院楊治華教授表示,“團隊開發的氮化硅基片性能早早通過實驗室驗證,只要在中試過程產品做到‘完美無瑕’,預計明年上半年就能上市。”
參考來源:哈工大重研院、兩江協同創新區
(中國粉體網/山川)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