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3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國家中醫藥局副局長陸建偉和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國家藥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
要突破一批珍稀中藥資源的仿生和替代技術 逐步減少對野生資源的依賴性
國家中醫藥局副局長陸建偉表示,要合理有序開發利用中藥資源。要加大重要資源相關領域的科研投入,特別是要強化資源保護的一些關鍵技術,突破一批珍稀中藥資源的仿生和替代技術,同時要做好產業化工作銜接,來逐步減少對野生資源的依賴性。
中醫藥事業和產業發展持續提速
陸建偉介紹,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醫藥事業和產業發展持續提速,優質高效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服務能力明顯提升,1100多個國家中醫優勢專科不斷凸顯以療效為根本的防病治病優勢,4.2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中醫館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方便看中醫、用中藥。中醫藥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結構布局持續優化,集聚優勢逐步呈現。
準備專門出臺中藥高質量發展相關的配套文件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表示,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關于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工信部準備專門出臺中藥高質量發展相關的配套文件,實施中藥原料的提質穩供、制造能力提升和卓越品牌培育等幾個專項行動,建設高標準的大型中藥原料的生產基地,培育一批引領帶動能力突出的中藥工業企業,培育一批過億元的中藥大品種,建設一批數字化創新的載體和公共服務平臺,推動中藥工業企業全產業鏈布局,促進上下游深度融合,營造健康產業生態。
目前中藥全產業鏈質量可追溯數據平臺已覆蓋113余種常用中藥材
何亞瓊表示,加快構建中藥全產業鏈追溯體系,組織建設中藥全產業鏈質量可追溯數據平臺,聚焦中藥全產業鏈各環節,制定全過程質量追溯的數據標準。目前,平臺已覆蓋中藥材種子種苗、中藥材、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中成藥等不同業態產品的生產流通環節。平臺已面向全國100余家重點中藥生產企業,覆蓋113余種常用中藥材。
將支持建成20個以上數智中藥生產線或者智能工廠 培育一批中藥工業數智化轉型企業
何亞瓊還表示:“我們將支持建成20個以上數智中藥生產線或者智能工廠,培育一批中藥工業數智化轉型企業,發布20個以上中藥工業數智化技術應用典型場景,我們也希望大家積極形成可推廣可復制可落地的新經驗、新模式,把人工智能的這份支撐力量用好用足用到位。我們在數智化轉型過程中還要打造一批公共服務平臺,圍繞中藥生產、推廣、發展各個環節,支持一批好的中藥企業、有條件的地方,在人工智能輔助藥物的設計、篩選、生產制造、流通等各個環節打造平臺,實現跨企業、跨領域、跨地區、全鏈條的協同。”
近期即將印發《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政策文件
何亞瓊表示,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近期即將印發《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政策文件。在數智化轉型技術支撐方面,針對中藥生產特點,通過組織醫藥數智化系統解決方案及技術產品攻關,打造符合中藥質量管理規范體系的系統解決方案。
培育壯大中藥材龍頭企業
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司長劉莉華介紹,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大政策支持,強化關鍵措施,著力推進中藥材規范種植和穩定供給。在生產布局上,重點堅持適區適種,建設一批高水平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在科技支撐上,推動科企融合,支持建設中藥材技術創新平臺,積極推進中藥材生產專用機具特別是采收機具研發。在生產管理上,推行規范化生態種養,推進中藥材全過程按標生產。加快中藥材用藥登記,指導科學安全用藥。在產業融合上,將繼續支持建設一批中藥材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和產業強鎮,培育壯大中藥材龍頭企業,打造中藥材特色品牌,助力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繼續推進林草中藥材產業發展
國家林草局林業和草原改革發展司司長王俊中介紹,近年來,林草中藥材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下一步,國家林草局將繼續推進林草中藥材產業發展,出臺用地保障、資金支持、科技支撐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健全完善林草中藥材種植、采集、倉儲、加工等方面的技術標準體系;強化科技支撐,推動林草中藥材精深加工、循環利用等方面的關鍵技術攻關;加快推進科研成果轉化應用,促進林草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已有8個中藥新藥獲準上市
國家藥監局藥品注冊管理司司長楊霆表示,在2025年以來,已經有8個中藥新藥獲準上市,與去年同期相比有較大幅度增加。
楊霆稱,針對加快中藥新藥上市工作,國家藥監局采取了多項措施,持續深化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堅持傳承和創新并重。在審評審批體系方面,建立了具有中藥特色的注冊申報路徑。特別構建了中醫藥理論、人用經驗、臨床試驗“三結合”的中藥審評證據體系,縮短了新藥研發周期,提高研發成功率,也加快了療效顯著的中藥產品上市步伐。
大力推進中藥創新研發 加大國家科技計劃對中藥的支持力度
國家中醫藥局科技司(中藥創新與發展司)司長陳榕虎表示,大力推進中藥創新研發。加大國家科技計劃對中藥的支持力度,針對產業鏈重點環節和關鍵問題,加強中藥關鍵技術攻關和科學監管研究。還要聚焦重大慢病、疑難疾病以及兒童等特殊人群的臨床需求,研制一批臨床療效突出、競爭優勢顯著的中藥創新藥。
參考來源:
中國證券報、格隆匯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青黎)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