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3月18日,白銀市平川區經濟開發區南區工程機械轟鳴,總投資6億元的年產10000噸納米/亞微米金屬粉體生產線項目正式啟動建設。 該項目由三一重能有限公司與甘肅融匯嘉盛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投資,旨在打造西北首個規模化、高端化的納米金屬粉體生產基地,預計2026年底全面投產,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8億元,新增就業崗位130余個,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聚焦高端制造:技術引領產業升級
作為平川區2025年“攻堅突破年”重點項目,該生產線規劃建設10條智能化產線,主攻納米級/亞微米級鐵粉、鋁粉、鎳粉、銅粉、銀粉及合金粉等高端粉體材料,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生物醫療等領域。企業目前已掌握9項核心專利,另有7項專利正在申報中,其生產工藝突破了傳統粉體粒度不均、純度不足的技術瓶頸,可實現微米級粉體的規模化穩定生產。
甘肅融匯嘉盛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鵬表示:“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投資3.4億元,計劃2025年底建成;二期將在2026年完成全產線布局。”目前,開發區已入駐企業110家,培育國家及省級“專精特新”企業6家,形成了以新材料、裝備制造為主導的產業集群。
戰略意義:錨定新質生產力賽道
納米級高端粉體材料憑借高比表面積、高活性及功能可調性,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隱身涂層、輕量化結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正極/負極材料、氫燃料電池催化劑)、電子信息(芯片封裝焊料、透明導電電極)、生物醫療(磁靶向藥物載體、醫用植入材料)、能源環保(光催化凈化、超級電容器)、3D打印(金屬增材制造粉末)、國防軍工(高性能推進劑、防彈材料)等戰略領域,其規模化生產將助力解決國內高端粉體依賴進口的“卡脖子”問題,推動新能源、電子信息等產業鏈本土化升級。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汽車輕量化、3D打印、儲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納米粉體市場需求持續攀升。平川區憑借資源稟賦與產業基礎,有望成為西北新能源材料供應鏈的關鍵節點。
參考來源:
平川融媒、白銀新聞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留白)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