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3月21日,貴州納維科創有限公司(簡稱:貴州納維)生物碳基固態電池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奠基儀式在遵義綜保區(新蒲經開區)舉行。
據悉,項目擬在遵義綜保區(新蒲經開區)投資年產4.8GWh高安全快充生物碳基電池生產線,主要生產生物碳基電池。
貴州納維是廣西納維科創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該公司專注于生物碳基材料及后碳時代的高端基礎材料研發與應用,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主要領域包括儲能、波譜、半導體、防護、親生物材料、超強復合材料、高精度石墨烯、磁導材料等。公司憑借其國際領先的“植纖理分”技術體系,突破了納米線陣列單體儲能極限,開發了晶格儲能3D構架和全物理儲能技術體系,成功發明并實現了AILB生物后碳基固態(納米線)電池。
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新蒲新區新能源與儲能產業協同發展的重要引擎,通過產業結構優化與產業鏈配套完善,實現多維價值提升:一方面賦能區域產業轉型升級,構建新能源產業集群優勢;另一方面將形成顯著經濟效益,預計年產值將達40億元以上,同時創造200余個就業崗位,有效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生物碳基電池
生物碳基電池是一種以生物質為原料,通過新興的能源儲能和轉換技術制造的電池,具有高效率、高性能、高性價比、可循環、無污染等特性。具備取代傳統電池的巨大優勢,主要應用在儲能、電動汽車及特種消費電池等多個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應用潛力。
生物碳基電池是植物纖維理分技術體系系列之一儲能材料領域的一項基于物理儲能形式下的一項應用成果,是一種基于可觸發電子阱(量子阱)效應,具備全新儲能模式和結構特征的儲能器是可以多次反復充放電的二次電池(蓄電池)屬于全球電池發展第二階段電池。
生物碳基電池原理:生物碳基納米線電池由晶格電場儲能單元、萬兆電能分配電路、纖維編織絕緣層三大重要部分組成,利用循流原理為正負電荷交換產生充電和放電,而非采用隔膜方式的離子交換原理,所以沒有離子交換所必須的電解液(電解質),因此沒有漏液、鼓包、膨脹、自燃及爆炸危險的可能,也沒有離子交換帶來的極片硫化使用壽命短的問題。
信息來源:遵義綜合保稅區、愛企查、網絡公開信息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蘇簡)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