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碳酸鈣是造紙工業中應用最廣的無機礦物粉體原料之一,作為造紙過程常用的填充料和涂布劑,碳酸鈣可以起到改善紙張質量、提高紙張的不透明度、提升生產效率等作用。然而,碳酸鈣表面含大量羥基而帶有顯著負電荷,紙纖維表面帶有大量羧基也呈負電荷,因此碳酸鈣與紙纖維之間實際上是相互排斥而不易融合的。
這種“性格不合”會導致紙張強度性能損失,嚴重的還會產生掉毛掉粉現象,同時對紙機的運行產生不利影響(造成填料的流失,留著率低)。經過長期的研究發現,要把更多的碳酸鈣添加到紙張中,要讓碳酸鈣發揮更多價值,大多數時候有一個共同的前提,包覆改性。
山東金蔡倫紙業有限公司:一種聚乳酸/碳酸鈣造紙涂布復合顏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在pH值7.6~7.8、高速攪拌下,向鈣鹽溶液中滴加碳酸鹽水溶液,反應制得多孔無定形碳酸鈣顆粒。將多孔無定形碳酸鈣顆粒加入聚乳酸中,聚乳酸填充多孔無定形碳酸鈣顆粒內部孔隙并對顆粒進行包覆。本發明制備的聚乳酸/碳酸鈣造紙涂布復合顏料顆粒粒徑分布均勻,改善了光散射能力,涂料粘度低,涂布性能好,涂布紙表面強度、平滑度、白度和不透明度高;聚乳酸可生物降解,綠色環保,提高了涂層力學強度、耐磨性和熱穩定性。
陜西科技大學:一種基于凝膠原位生長包覆碳酸鈣填料的造紙加填方法
利用殼聚糖凝膠化過程中,同步原位生成碳酸鈣顆粒,使其均勻分布包裹在殼聚糖凝膠顆粒中;通過對凝膠化礦化過程控制,制備適于紙張抄造的復合凝膠顆粒;利用殼聚糖與纖維素的結構相似性與良好相容性,將殼聚糖-碳酸鈣復合凝膠顆粒用于造紙填料添加,在未添加助留劑的情況下可以顯著提高無機物的留著率,同時降低填料對纖維結合的破壞,從而進一步改善填料應用中的問題。
山東博匯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一種基于碳酸鈣包裹的造紙加填方法
通過將重質碳酸鈣和沉淀碳酸鈣按比例混合后,進入填料包裹劑混合設備中,然后根據所需將溶解好的DEV210與DEV310絕干填料輸入混合設備中,對碳酸鈣填料進行包裹處理,與常規填料添加方法相比,本發明處理后的填料比表面積減小,增加了纖維跟纖維之間的結合點,從而提高了填料保留和紙張強度,能夠提高填料留著2~3%,改善紙張品質,且能夠減少紙張的成本,經濟效益可觀。
寧波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一種紙品、造紙漿料、造紙填料及其制備方法
造紙填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制備研磨碳酸鈣的水溶液;向溶液中添加第一陽離子包覆試劑;向溶液中添加微纖化纖維素;向溶液中添加第二陽離子包覆試劑。采用一種三元包覆技術將填料進行預絮聚(分別是首先加入第一陽離子包覆試劑,然后加入微纖化纖維素,以及最后加入第二陽離子包覆試劑),可以大幅提高填料的保留率和紙頁強度,另外還可以降低微纖化纖維素的多羥基特性對紙頁濾水帶來的影響,充分發揮纖維間羥基結合作用。
四川中科森藍新材料有限公司:一種造紙用季銨鹽陽離子表面改性的碳酸鈣制備方法
先將碳酸鈣粉體與硅烷偶聯劑混合改性處理,利用硅氧鍵水解與碳酸鈣表面的羥基反應形成Si-O-Si共價鍵,在碳酸鈣表面引入C=C鍵。然后再將表面帶有雙鍵的碳酸鈣與季銨鹽單體混合,通過引發劑引發聚合反應,獲得表面帶有季銨鹽陽離子基團的改性碳酸鈣材料。由于季銨鹽陽離子表面改性的碳酸鈣材料表面帶有季銨陽離子基團,使得碳酸鈣與表面帶負電荷的紙纖維能更好地結合,從而提高造紙過程中的紙漿留著率,增強紙張的機械強度,降低造紙白水中的纖維和填料含量。
山鷹華中紙業有限公司:一種用于節約纖維原料的造紙生產方法,其造紙工藝生產中添加有包裹劑
所述的包裹劑為3.57%12.5%淀粉、12.5%21.4%改性復合碳酸鈣與70%75%復合水混合所得的懸浮液經蒸煮后形成的膠料,淀粉懸浮液被蒸煮后的粘附性能夠將分散浸泡在淀粉膠中的改性復合碳酸鈣包裹吸附,使改性復合碳酸鈣不會因自重的原因集聚沉淀,從而形成穩固的淀粉改性復合碳酸鈣包裹膠體。
來源:專利之星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昧光)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