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當地時間4月2日,以色列特種礦物企業ICL宣布,其位于美國密蘇里州圣路易斯的BMIQ磷酸鐵鋰電池材料試產基地正式啟用,這也是美國境內的首個同類設施。
據悉,BMIQ中心投資規模達2000萬美元(現匯率約合1.46億元人民幣),擁有1噸量級的中試制造能力和完整的工藝模擬生產線,兼具技術研發和實際生產功能。該中心將用于加速探索、快速跟蹤客戶解決方案、證實技術可擴展性,并對ICL在北美的磷酸鐵鋰業務提供直接支持。
官網顯示,ICL Group Ltd.是國際領先的綜合性化工企業。集團擁有以色列死海地區豐富的鉀、溴、鎂、鈉等礦物資源,以及以色列內蓋夫沙漠地區磷酸鹽礦、西班牙和英國鉀礦的開采權。通過對優勢資源的研究利用與開發,ICL專注于農業、食品和工程材料等領域應用化學品的全球化生產和銷售。通過旗下四大事業部及遍布15個國家的49家工廠,ICL已成為全球領先的溴素和溴化物生產企業之一、國際領先的阻燃劑、鉀肥、特種肥料、磷酸和磷酸鹽生產商之一。
作為一家磷化工企業,ICL布局磷酸鐵鋰在磷資源、副產物利用、能源配套等方面具備顯著優勢。除在美國布局磷酸鐵鋰產能外,今年1月,ICL集團與德方納米達成協議,將在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自治區的薩倫特鎮合資建立一座磷酸鐵鋰電池材料工廠。據德方納米董事會發表的聲明,工廠的初始投資為2.85億歐元,德方納米將持有20%的股份,而ICL將控股剩余的80%。西班牙《國家報》稱,這家占地約10萬平方米的工廠將成為該地區第一家生產磷酸鐵鋰的工廠。
磷酸鐵鋰走紅全球
近年來隨著電池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磷酸鐵鋰電池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兼顧低成本與高安全性的磷酸鐵鋰電池越來越受業界青睞,市場份額持續擴大。
根據GGII發布的《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月度數據庫》統計,2025年1-2月,在中國磷酸鐵鋰動力電池配套裝機大幅增長的帶動下,全球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裝機份額首次超過三元動力電池,占比49.9%。海關總署數據也顯示,2025年1月中國磷酸鐵鋰出口量為1221噸,創歷史新高,環比去年12月大幅增加34%,同比增加916%。磷酸鐵鋰電池技術的重要性在全球范圍內愈發增強。
海外電池企業關注到磷酸鐵鋰電池的巨大潛力,開始補磷酸鐵鋰技術短板。韓國電池企業LG新能源計劃將其在北美地區的磷酸鐵鋰電池的投產時間提前到2025年上半年,早于該公司最初設定的2026年投產的時間。日產汽車也宣布將在日本福岡縣北九州市建設磷酸鐵鋰電池新工廠,預計投資1533億日元,計劃2028年投產。
不過,相比國內,海外磷酸鐵鋰產能規模相對較小。業內普遍認為,歐美本土的電池產業鏈起步時間相對較晚,在電池生產制造方面,缺乏經驗,搭建完整的電池產業體系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曾指出,中國公司占據磷酸鐵鋰電池市場主導地位,并將在一段時間里保持這一格局。
參考來源:IT之家、ICL官網、德方納米、金臺資訊等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喬木)
注: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