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大全300首小学,一杆大枪草一家三娘的故事,男人的坤坤升到女人的坤坤,国产处破苞无码精品网站下载

風起云涌:中國多晶硅市場的江湖


來源:

標簽多晶硅
巨大的國內需求與尷尬的供應能力
    中國的多晶硅工業從60年代開始起步,雖起步不晚,但發展緩慢。最早生產多晶硅的是四川峨嵋半導體廠和洛陽中硅(前身是洛陽半導體廠)。但由于工藝技術落后,設備陳舊,生產規模小,物耗、能耗大,產品成本高,質量難以保證,因此中國的多晶硅生產水平和國際水平相比差距較大。現在國內僅有四川峨嵋半導體材料廠、河南洛陽中硅、四川新光、上海棱光等四家企業能夠生產多晶硅。2006年全中國的多晶硅產能不到200噸,需求為6000噸;2007年生產能力應為1800噸,但實際產量不會超過500噸,而2007年中國多晶硅的需求將達到9000噸。
    與海外的產量相比,中國多晶硅的產量更顯得小得可憐。2006年全球各多晶硅廠家的產量共計約38000噸,而中國的產量只有不到200噸,2007年,預計全球產量可達到45000噸,中國也只有洛陽中硅達到了300噸的產能,而累計投資了近20億的四川峨嵋依然只有幾十噸的產量。
物理法,還是化學法?
    前面我在一篇博文里提過,從理論上來說,物理法只能生產出純度為6N的多晶硅,這樣的純度也只能供太陽能電池用,而化學法則可以生產出純度高達11個9的多晶硅,從而可以直接供給半導體集成電路行業使用。由于物理法生產多晶硅的成本和投資都遠遠小于化學法,因此,只要物理法開始進行規模化生產,就必然將成為太陽能級多晶硅的主流,而化學法生產的多晶硅將退出太陽能市場,主要滿足生產半導體級的多晶硅需求。
    中國的廠家,現在從事以上兩種方法的都有。化學法,又稱西門子法,中國大多數廠家是采用這種方法,但是,到目前為止,中國沒有一家廠家從擁有西門子法的知識產權的公司手里獲得過正式的技術轉讓與合作,所有的技術都來源于俄羅斯。但令人諷刺的是,俄羅斯自己,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一家產量在1000噸以上的規模。倒是把技術向中國轉讓了一大堆,這,也是中國多晶硅行業的一個怪現象了!
外國人比中國人更了解中國的多晶硅狀況?
    現在,國際各大太陽能電池的生產廠商對中國的硅原料廠家的了解,其實比中國自己的太陽能廠商更加深入。三菱、夏普這些本身既是太陽能電池的生產大鱷、又是硅原料的主要控制者的廠家,對中國每個多晶硅廠家的精確到每周的進展都了若指掌。
    以河南方城迅天宇公司為例,該公司在進行物理法生產多晶硅的生產實驗的時候,該公司的第一爐金屬硅剛出爐,三菱公司即派員到現場取樣,直接將樣品帶往日本化驗,而夏普公司則主動為該公司的多晶硅進行了重新鑄錠和太陽能電池片的制作,并免費提供了測試結果,甚至還為海外投資者做技術顧問來幫助該公司融資;德國的CENTROTHERM公司多次到現場進行考察和研究。
    因此,中國多晶硅的生產和市場的一舉一動,無不牽動著全球主要同行廠家,這意味著,中國的多晶硅市場已經完全成為了一個全球一體化的大市場。其實,這只不過是“全球化”在多晶硅這個看來狹窄的行業里的一個體現罷了。
即將到來的多晶硅大潮?
    面對下游的巨大需求和令人瞠目結舌的利潤空間,國內企業爭先恐后地上馬多晶硅項目,地方政府也是搖旗吶喊,大有當年大煉鋼鐵之勢。如果將中國的多晶硅項目進行一個統計,傳言中的項目如果全部達產,總的產能可以達到6 萬噸,甚至多于目前全球產能!但是,其中大部分項目會半途夭折,有些甚至會永遠停留在草圖階段。
    2007年,國家發改委也對全國近三十余家正在進行多晶硅立項的廠家進行了考察,確立對其中的五家進行重點支持,分別是:洛陽中硅高科、四川新光、四川峨嵋、河南訊天宇和江蘇順天;發改委對這五家企業計劃每家給予2000萬元人民幣的資助,目的當然是希望中國盡早能夠生產出足量的可以使用的多晶硅,來滿足暴漲的太陽能市場。
    這五家公司的情況分別是:技術來源于中國有色工程設計總院的洛陽中硅,目前正在建設的產能為3000噸,而2007年達產產能為300噸;自主技術的峨嵋半導體,計劃產能為300噸,2007年實際產能為60噸;技術來源于峨嵋與俄羅斯的四川新光硅業,2007年計劃產能為1260噸,實際未投產;技術來源于美國HEMLOCK的江蘇順大,計劃規模為3000噸,現在還在建設期;而計劃建設6000噸物理法多晶硅的河南迅天宇公司,現在只生產出了中國遍地都是的工業硅,不僅6N的蹤影皆無,連4N的多晶硅都還沒有形成哪怕一噸的規模。& B% i: o/ c6 v\' w
    此外,宣布要上馬多晶硅項目、但現在還在紙上談兵的有:江蘇陽光,技術來源于中國成達轉移的俄羅斯技術,項目選址在寧夏石嘴山,計劃一期1000噸,二期4000噸;技術來源于德國的云南愛信硅,一期3000噸,二期10000噸;引進美國技術的遼寧凌海,計劃1000噸;與美國合作的四川超磊,計劃1000噸;技術來源于俄羅斯的南玻,計劃在湖北宜昌建設總量達到5000噸的多晶硅項目;還有技術來源不詳的通威集團,計劃建設5000噸多晶硅項目;而上個月南京大地集團宣布,年產18000噸的多晶硅已經破土動工了!我覺得需要說明的是,本段所有的數字前面,都應該加上“聲稱”兩個字。
    多晶硅項目的吸引力何在?
    以上所有這些項目,哪些能成,哪些不能成,甚至有多少項目會胎死腹中?實在是很難說清。而且,現在還有許多項目,正在如過江之鯽,拼命地往多晶硅這個目前堪稱暴利的行業里面擠。盡管其中有許多人,連多晶硅是什么都不知道。
    為什么會這樣?當然是利益驅動。由于太陽能多晶硅目前處于一個極度供不應求的局面,因此,目前的市場基本不存在相互競爭的局面,基本上是只要有符合要求的多晶硅,定單就會蜂擁而至的局面。而一些大的供應商由于與大的太陽能或半導體廠家簽有長期定單,因此價格反而不如一些新投產的廠家的價格。
    例如,目前MEMC的長單銷售價格在70美圓/公斤左右,而國內許多太陽能電池廠的采購成交價格已經達到了360美圓/公斤。2007年國內多晶硅的最新成交的人民幣的價格已經到了340萬元/噸!
    那么成本呢?即便是用成本較高的化學法,洛陽中硅的成本也聲稱只有不到40萬元,當然,這是在沒有進行任何污染回收、而將有毒氣體直接排放到了大氣中的情況下的成本,如果加上環保回收投資,每噸成本大約為60萬元,而這意味著依然有80%以上的暴利!而如果采用物理法的話,河南迅天宇聲稱,成本只有不到15萬元,利潤率可以達到97%!
    這樣的利潤,大約比直接販賣海洛因還要賺錢了。所以,大家也就不用奇怪,為什么這么多地方的這么多人,這么熱中于多晶硅項目了。
多晶硅項目的壁壘:技術,還是技術
    為什么這么多的公司,動用了這么多的人,投了這么的錢,但中國的多晶硅產量還是這么可憐?這是因為,多晶硅的生產有著許多方面的壁壘。
    首先,多晶硅提純是有很高技術壁壘。如前文所述,目前冶煉多晶硅最重要的技術是西門子法,基本被國際七大公司壟斷。中國項目大多是準備直接或間接地引進俄羅斯的技術。但俄羅斯目前的能力也僅限于百噸級產量的技術,到目前為止,連俄羅斯自己仍然沒有達到1000 噸產能的最小經濟規模(最佳經濟規模要達到2500 噸/年)。同時俄羅斯的技術在電能消耗上明顯高于國際同行,生產每公斤硅材料耗電量300 度,而國際水準僅為100 度。
    其次,多晶硅提純需要經過專門訓練的技術人員和產業工人,國內這么多的多晶硅項目是否有充沛的人力資源供應也是頗令人懷疑。綜合而言,只有那些有可靠技術來源或長久技術積累的項目才會最后投產成功。這其實還是回到了上面的第一點,自己缺乏技術的來源。正是因為存在技術這個壁壘,我在前面才會說,現在正在號稱要上的大部分多晶硅項目都會胎死腹中。
    其實,化學法的技術,中國人之所以沒有正規渠道的引進,不是我們不愿意花錢,而是國外根本不愿意轉讓。而物理法,現在全世界都沒有成熟的技術,中國也有不少仁人志士,或者是掘金狂人,正在瘋狂地開發著。
    到底這個壁壘會在哪里被打破,讓我們大家拭目以待吧。\"

推薦19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0條評論/0人參與 網友評論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粉體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粉體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粉體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粉體大數據研究
  • 即時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圖片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白银市| 高碑店市| 潞西市| 西充县| 垫江县| 文化| 柳江县| 河间市| 谷城县| 开化县| 绿春县| 福泉市| 肥城市| 上饶市| 馆陶县| 浮梁县| 新竹市| 东乌珠穆沁旗| 阜新| 南陵县| 平乐县| 来安县| 泸溪县| 莒南县| 汉阴县| 新巴尔虎左旗| 罗田县| 大兴区| 酒泉市| 抚州市| 安多县| 吉木萨尔县| 横山县| 洪泽县| 富川| 正安县| 平凉市| 绥宁县| 滕州市| 天气| 页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