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題材上周受到資金熱碰,筆者也就多晶硅行業資料做了一番收集,得出一些結論,希望可以給投資者有所參考:
一、近年來太陽能產業發展迅速,帶動原材料多晶硅價格的迅速上漲,從2002年的20美元/公斤上漲到300美元/公斤。07年全球多晶硅需求缺口超過1萬噸,預計08年多晶硅價格仍然將維持上漲。
二、面對多晶硅市場持續供不應求的局面,國際有基礎優勢的多晶硅生產企業確定發展計劃,紛紛大規模擴產。美國Hemlock斥資10億美元擴充多晶硅產能,預估2010年該公司多晶硅年總產量可由2006年的1.0萬噸增至3.1萬噸;德國Wacker正新建一座多晶硅制造廠,預計到2010年該廠多晶硅總產量將由目前的6500噸擴大一倍以上,達到1.45萬噸;而MEMC則透露2010年產能將擴充2倍,預計到2008年后產能將達到6700噸;日本德山公司則計劃投資3.9億美元建立一座新多晶硅廠,新增產能3000噸預計于2009年完成。其中還未包括大量新的國際投資者進入到多晶硅行業。若這些產能在2010年全部釋放,多晶硅的供需將會發生徹底的變化。
三、2006年國內集成電路用單晶硅產量551噸,多晶硅需求約847噸,太陽能電池產量370MW,多晶硅需求約4100噸,當年多晶硅總需求量接近5000噸,而全國多晶硅產量僅287噸,供需比不足6%。目前國內能夠實現生產多晶硅的生產商僅新光硅業、洛陽中硅高科,但產能仍然較小,自新光硅業2月投產至9月底,多晶硅產能僅69噸。
四、07年,巨大的市場缺口以及高額利潤的吸引力下,多家企業宣布進軍多晶硅產業,南玻集團5000噸多晶硅項目、江蘇大全集團6000噸項目、通威集團10000噸項目、愛信硅科技10000噸項目、亞洲硅業6000噸項目、江蘇陽光4500噸項目、大陸產業投資集團18000噸、天威保變新津3000噸項目、樂山電力3000噸項目等。這部分項目預計2010年將會有所產出,距離目前仍有較長時間,而在技術上的種種問題也會制約項目的發展,對于上市公司業績影響仍需繼續觀察。
五、多晶硅提煉對系統性要求非常高,不是單套,而是幾百套上千套設備相互配合才能做出產品,因為大量易燃易爆氣體的存在,所以對生產過程的安全要求很高,副產品回收方面也需很高的工藝水平,技術風險、環境風險都非常大。成立于2001年的新光硅業,總投資約12.9億元,直到2007年2月26日投料試車成功,而截至9月,產能僅69噸。
總結:面臨目前多晶硅題材的炒作,筆者只能說目前多晶硅生產技術仍不成熟,最有可能給上市公司帶來實質性業績提升的新光硅業,08年若可以達到產能釋放則會給川投能源以及天威保變帶來較大收益。但目前,新光硅業的產能仍然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仍然需要繼續追蹤。
一、近年來太陽能產業發展迅速,帶動原材料多晶硅價格的迅速上漲,從2002年的20美元/公斤上漲到300美元/公斤。07年全球多晶硅需求缺口超過1萬噸,預計08年多晶硅價格仍然將維持上漲。
二、面對多晶硅市場持續供不應求的局面,國際有基礎優勢的多晶硅生產企業確定發展計劃,紛紛大規模擴產。美國Hemlock斥資10億美元擴充多晶硅產能,預估2010年該公司多晶硅年總產量可由2006年的1.0萬噸增至3.1萬噸;德國Wacker正新建一座多晶硅制造廠,預計到2010年該廠多晶硅總產量將由目前的6500噸擴大一倍以上,達到1.45萬噸;而MEMC則透露2010年產能將擴充2倍,預計到2008年后產能將達到6700噸;日本德山公司則計劃投資3.9億美元建立一座新多晶硅廠,新增產能3000噸預計于2009年完成。其中還未包括大量新的國際投資者進入到多晶硅行業。若這些產能在2010年全部釋放,多晶硅的供需將會發生徹底的變化。
三、2006年國內集成電路用單晶硅產量551噸,多晶硅需求約847噸,太陽能電池產量370MW,多晶硅需求約4100噸,當年多晶硅總需求量接近5000噸,而全國多晶硅產量僅287噸,供需比不足6%。目前國內能夠實現生產多晶硅的生產商僅新光硅業、洛陽中硅高科,但產能仍然較小,自新光硅業2月投產至9月底,多晶硅產能僅69噸。
四、07年,巨大的市場缺口以及高額利潤的吸引力下,多家企業宣布進軍多晶硅產業,南玻集團5000噸多晶硅項目、江蘇大全集團6000噸項目、通威集團10000噸項目、愛信硅科技10000噸項目、亞洲硅業6000噸項目、江蘇陽光4500噸項目、大陸產業投資集團18000噸、天威保變新津3000噸項目、樂山電力3000噸項目等。這部分項目預計2010年將會有所產出,距離目前仍有較長時間,而在技術上的種種問題也會制約項目的發展,對于上市公司業績影響仍需繼續觀察。
五、多晶硅提煉對系統性要求非常高,不是單套,而是幾百套上千套設備相互配合才能做出產品,因為大量易燃易爆氣體的存在,所以對生產過程的安全要求很高,副產品回收方面也需很高的工藝水平,技術風險、環境風險都非常大。成立于2001年的新光硅業,總投資約12.9億元,直到2007年2月26日投料試車成功,而截至9月,產能僅69噸。
總結:面臨目前多晶硅題材的炒作,筆者只能說目前多晶硅生產技術仍不成熟,最有可能給上市公司帶來實質性業績提升的新光硅業,08年若可以達到產能釋放則會給川投能源以及天威保變帶來較大收益。但目前,新光硅業的產能仍然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仍然需要繼續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