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四川省樂山市高新區的樂電天威硅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年產3000噸多晶硅項目正式破土動工,為樂山市多晶硅產業發展又增添了新動力。根據建設進度,該項目將于2009年11月生產出第一批產品。
除此之外,今年樂山市峨眉半導體材料廠500噸擴建項目、東汽集團1500噸、樂山永祥硅業有限公司1000噸新建項目將竣工投產,永祥硅業分別在樂山市五通橋區3000噸、犍為縣6000噸項目也即將動工建設。
“實現多晶硅的產業化生產,可以填補太陽能應用的原料缺口,促進新能源的普及。”樂山市委書記姜曉亭介紹說,今年樂山市將全力推進多晶硅及太陽能光伏產業 “一號工程”,計劃投資60億元,努力形成年產多晶硅4500噸、三氯氫硅4.5萬噸、單晶硅150噸、硅片50噸、電子元器件300億只的生產能力。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四川省在建和擬建的多晶硅項目,絕大多數布局在成都至樂山一線,其中樂山又是多晶硅的主要建設基地,四川也由此悄然成為我國多晶硅產量最大的省份。在多晶硅產業如火如荼的背后,一條以多晶硅產業為主體的產業鏈條也在樂山逐步形成。
1964年,國家專事硅研究的“338”研究室內遷峨眉,改稱峨眉半導體材料廠,設計能力年產多晶硅803公斤、單晶硅200公斤,成為國內多晶硅生產的龍頭企業。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多晶硅市場行情日升,國內各地紛紛上馬多晶硅項目,樂山的多晶硅生產卻長期處于落后狀態。
“僅把目光停留在項目上是不夠的,應該把功夫下到產業發展上,要靠產業進行統籌發展。”2005年1月,樂山市委召開專題會議,認為多晶硅生產等優勢產業存在的發展不夠、后勁不足的問題,癥結就在于產業結構不合理————“電力+工業硅+液態氯→多晶硅→單晶硅→硅片→太陽能光伏產品和電子元件”,在這條以多晶硅為主體的硅產業鏈條的背后,關聯到電子材料、冶金建材、鹽磷化工、清潔能源等一大批附加值高、發展潛力巨大的綜合產業,如果多晶硅產業“失守”,后果不堪設想。
2006年6月底,經過長期洽談協商,樂山市與東方汽輪機廠就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項目正式攜手合作,這標志著樂山市“縫合”多晶硅產業鏈的開始。東汽首期向樂山注入6億元資金,啟動500噸多晶硅、單晶硅、硅片等相關項目的建設,同時啟動與500噸多晶硅項目相匹配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項目建設,處于困境中的峨眉半導體材料廠被隨之盤活。隨后,江蘇南通與樂山市企業聯手,組成佳洋電子,生產太陽能光伏(電池);2007年1月,永祥樹脂公司單個車間年產 5000噸三氯氫硅生產線建成投產;2007年2月,通威集團投資30億元進軍太陽能光伏產業,首期1000噸多晶硅項目正式啟動……
據介紹,到“十一五”末,樂山市多晶硅產量將達到15000噸,屆時這條以多晶硅為核心的產業鏈條會更加成熟,鏈條上每一個環節所產生的財富將成倍地逐層遞增;與之相關的機械、電器、儀表、材料及其所依托的科學、技術、工藝等都將獲得投入和發展。
從年產803公斤到1.5萬噸,樂山多晶硅產業鏈條在不斷延伸。“硅材料產業的發展應根據產業特點合理布局,在具備一定生產規模的地區建立產業基地,最具可行性。”據樂山市委書記姜曉亭介紹,樂山除了擁有峨眉半導體材料廠、新光硅業公司等“重量級”硅材料生產企業,近年來又相繼引進東汽、通威、天威等著名大企業加盟發展硅材料產業,到2007年,樂山生產的多晶硅已占全國產量的70%。加上沉淀數十年的多晶硅生產技術、豐富的鹽磷化工優勢和能源優勢,樂山市建設國際級產業化基地的條件已經成熟。
除此之外,今年樂山市峨眉半導體材料廠500噸擴建項目、東汽集團1500噸、樂山永祥硅業有限公司1000噸新建項目將竣工投產,永祥硅業分別在樂山市五通橋區3000噸、犍為縣6000噸項目也即將動工建設。
“實現多晶硅的產業化生產,可以填補太陽能應用的原料缺口,促進新能源的普及。”樂山市委書記姜曉亭介紹說,今年樂山市將全力推進多晶硅及太陽能光伏產業 “一號工程”,計劃投資60億元,努力形成年產多晶硅4500噸、三氯氫硅4.5萬噸、單晶硅150噸、硅片50噸、電子元器件300億只的生產能力。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四川省在建和擬建的多晶硅項目,絕大多數布局在成都至樂山一線,其中樂山又是多晶硅的主要建設基地,四川也由此悄然成為我國多晶硅產量最大的省份。在多晶硅產業如火如荼的背后,一條以多晶硅產業為主體的產業鏈條也在樂山逐步形成。
1964年,國家專事硅研究的“338”研究室內遷峨眉,改稱峨眉半導體材料廠,設計能力年產多晶硅803公斤、單晶硅200公斤,成為國內多晶硅生產的龍頭企業。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多晶硅市場行情日升,國內各地紛紛上馬多晶硅項目,樂山的多晶硅生產卻長期處于落后狀態。
“僅把目光停留在項目上是不夠的,應該把功夫下到產業發展上,要靠產業進行統籌發展。”2005年1月,樂山市委召開專題會議,認為多晶硅生產等優勢產業存在的發展不夠、后勁不足的問題,癥結就在于產業結構不合理————“電力+工業硅+液態氯→多晶硅→單晶硅→硅片→太陽能光伏產品和電子元件”,在這條以多晶硅為主體的硅產業鏈條的背后,關聯到電子材料、冶金建材、鹽磷化工、清潔能源等一大批附加值高、發展潛力巨大的綜合產業,如果多晶硅產業“失守”,后果不堪設想。
2006年6月底,經過長期洽談協商,樂山市與東方汽輪機廠就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項目正式攜手合作,這標志著樂山市“縫合”多晶硅產業鏈的開始。東汽首期向樂山注入6億元資金,啟動500噸多晶硅、單晶硅、硅片等相關項目的建設,同時啟動與500噸多晶硅項目相匹配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項目建設,處于困境中的峨眉半導體材料廠被隨之盤活。隨后,江蘇南通與樂山市企業聯手,組成佳洋電子,生產太陽能光伏(電池);2007年1月,永祥樹脂公司單個車間年產 5000噸三氯氫硅生產線建成投產;2007年2月,通威集團投資30億元進軍太陽能光伏產業,首期1000噸多晶硅項目正式啟動……
據介紹,到“十一五”末,樂山市多晶硅產量將達到15000噸,屆時這條以多晶硅為核心的產業鏈條會更加成熟,鏈條上每一個環節所產生的財富將成倍地逐層遞增;與之相關的機械、電器、儀表、材料及其所依托的科學、技術、工藝等都將獲得投入和發展。
從年產803公斤到1.5萬噸,樂山多晶硅產業鏈條在不斷延伸。“硅材料產業的發展應根據產業特點合理布局,在具備一定生產規模的地區建立產業基地,最具可行性。”據樂山市委書記姜曉亭介紹,樂山除了擁有峨眉半導體材料廠、新光硅業公司等“重量級”硅材料生產企業,近年來又相繼引進東汽、通威、天威等著名大企業加盟發展硅材料產業,到2007年,樂山生產的多晶硅已占全國產量的70%。加上沉淀數十年的多晶硅生產技術、豐富的鹽磷化工優勢和能源優勢,樂山市建設國際級產業化基地的條件已經成熟。